返回第42章 现状(下)(2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中的各种诀窍。心中喜悦。眼前的幼子,比其他两个儿子更加聪明。这还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当前朝野上下浮夸盛行,彼此都以谈玄为荣、以谈实事为耻,很少再有膏粱子弟愿意了解世务。而这个幼子,却表现出了过人一等的热情。

    他有心指点,当下继续道:“除了战事之外,还有天灾。每次发生水、旱、蝗、震等天灾,不但会损失人口,减少租调收入,还需要朝廷额外拨款进行赈济。若是风调雨顺还好,偏偏自开国以来没有一年安稳。”

    “泰始四年九月,青、徐、兗、豫四州大水。次年二月青、徐、兖三州复发洪水,四月陇南又地震。七年五月大旱,朝廷举行是盛大的祈雨仪式,六月却下了大暴雨,河、洛、伊、沁皆溢,朝廷问责,杀二百余人。六月关中又地震。八年五月,关中大旱。九年,自正月至于六月,大旱持续半年,青、兖、徐等州粮食颗粒无收。十年四月,又旱。”

    张华说起历年灾害,只感觉有心无力。还与一些话,他当然不方便跟幼子提起。所谓“天人感应”,上天降下如此多的灾祸,必然是朝廷高官有人“德不配位”。看着幼子求知若渴的眼神,他将心事压了下去,继续道:

    “咸宁元年九月,徐州大水,十二月洛阳大疫,死者过半。二年五月豫州大旱,朝廷举行旱祭,至六月方才降雨。七月,河南、魏郡暴水,朝廷问责杀百余人。闰月,荆州五郡国大水,迁徙四千余家。八月,河南、河东、平阳地震。”

    “三年六月,益、梁二州八郡国暴水,朝廷问责杀三百余人。七月,荆州大水。九月,始平郡大水。十月,青、徐、兗、豫、荆、益、梁七州又大水。四年六月,阴平、广武地震,七月,司、冀、兗、豫、荆、扬等州二十郡国大水,伤秋稼,坏屋室,庄稼歉收,死者数千……”

    张韬听着父亲如数家珍般将十多年来的各种灾害一桩桩列出,暗暗心惊。顿时让他想起前世的一个知识点来。

    有一种说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小冰河时期,平均气温要比后世低上2~3℃。在这个时间长达六百年小冰河时期,只有短短五十一年的西晋时代是气温的最低值。

    每一个强盛的大统一王朝,基本都处于气候温暖期;而每一个混乱的时期,背后大多数是气候引起的粮食减产。

    风调雨顺,粮食便会丰收,衣食足则知荣辱。粮食减产,便会引起资源争夺,饥寒起盗心。

    在最混乱的时候,人,是可以吃人的。

    想到这里,他内心沉甸甸的。都说“人定胜天”,可是,人定真的能够胜天吗?他有些怀疑。在局部上,也许人真的可以胜天,然而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人类的生死存亡似乎一直在受到大自然的支配。

    据他所知,雍州、并州、冀州以及司州数郡从去年冬天开始到今年春天都没下过雨,很多地方连种植都困难。而六月的时候,泰山、江夏等地又发生大水,泰山郡甚至为此还流放三百余家,杀六十余人,江夏郡亦杀人以问责。

    因为这件事情,当时洛阳城议论纷纷,认为是平吴后王濬得到首功被别人刻意剥夺,荀勖、贾充没啥功劳却蒙受重赏,又收吴姬五千人纳之后宫而遭到的报应,这是上天对朝廷行事不公平的惩罚。

    对于这些东西,他也就听听。但是从父亲的陈述之中,亦让他认识到一个现实,那就是整个大晋未来几十年的天灾,只会更严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