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粮食延申出来的问题(2 / 2)  重生秦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变。

    接下来是价格双轨制。

    《中国轻工业报》消息,据统计,1987年与1985年相比,稻米、小麦、玉米的合同订购价分别提高43.4%、14.2%、21.8%,而同期市场价格分别上涨1.56倍、1.44倍和1.2倍,以至于合同订购被修改为国家定购。

    还有销售方面,1978年之后,粮食购价一度大幅提高,从1979年夏粮上市起,统购价平均提高20%,超购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加价50%,到1987年,合同订购价又平均增高15%。而市镇居民统销粮却并未触及,政策上一再强调,“粮食销价一律不动”。购销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粮食双轨价位差越来越大。

    这就是价格双轨制。秦川不想说国家对市镇居民偏爱,对农民不公平之类的话,但这徐徐展开的一幕却让他对这个时代有更深的了解。

    下来是关于粮票交易的。

    如,198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上登载的一篇读者来信,反映了郑都京广北路上一个“特别的”商品交易所内的图景。

    此处所有的商品都要用粮票交换。如,一个三层的塑料贮物架要90公斤粮票,一个五磅气压保温瓶要95公斤粮票,一个涮羊肉用的火锅要165公斤粮票。信中说,近年来这里的小贩越来越多,用以交换粮票的商品也越来越丰富。

    还有有关记者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调查,燕京市所有的农贸市场、商业街、商业点,粮票都在参与商品流通。如,每一百斤燕京市粮票,可以在市场上分别换取33斤玉米、29斤小麦、33斤豆腐、4斤活鸡、5斤活鸭、2斤关东烟、1个塑料洗衣盆、100斤青菜、13斤桃子、8斤香蕉、10顶草帽、5颗君子兰、1条军裤等等。

    由此可以一观粮票交易的盛况,而这些粮票是国家对市镇居民免费配给的,由此而来的粮食套购,国家财政损失问题有多严重。

    还有关于粮票的具体数目。

    《工人日报》上的消息,据1987年3月份统计,燕京市居民手中粮票累计结余2.1亿公斤,加上粮店代存的1.2亿公斤粮票,总共3.3亿公斤。而在全国范围内,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每人月食粮数约为定量的80%至85%,一年人均富余粮票30公斤,全国城镇人口约富余粮票60亿公斤。

    这些消息显示,粮票是富余的,因此粮票交易盛行便有了基础。

    如1984年3月,四位燕北农民对《人民日报》反映“没粮票”,“出门吃不着饭”的问题,农民进城买东西、出门办事、去外地治病或者买些点心,都需要粮票。尽管受到各种限制,但农民进城的势头不曾减弱,到1987年约有1000万人转入城镇各产业部门。

    这些体现粮食票证依然是农民进城的一道门槛,因此,粮票一票难求便可以理解了。

    还有《中国轻工业报》的消息,八十年代中后期,粮票交易各方各方收益的利润大体上为,粮票贩子每公斤赚0.2圆左右,粮店赚0.18圆左右,城镇居民受益0.6圆左右。

    看到这些秦川自己都想当一个粮票贩子,他卖一碗凉皮才特么五分钱,收一公斤粮票转手倒卖出去就挣四碗凉皮,这特么才叫赚钱。

    粮票交易这么赚钱,出现经济犯罪现象也就不难理解,如下面的新闻。

    1985年4月16日《人民日报》一则消息,消息中提到社会上经济犯罪严重,粮票交易现象之普遍,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即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大量涉案粮票交易,充斥监守自盗的情况。

    1985年《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讲述粮票交易的总额巨大,比如1985年初,淮南阜县25个粮站,共非法买进淮南省地方粮票2806万多斤,池县城关粮站部分领导先后四次将粮站库存的淮南省地方粮票81.6万斤,以每斤0.84圆的价格非法售出。

    还有《人民日报》报道,当时有很多粮食部门工作人员参与非法贸易被惩处,如合伙贪污粮票65万多斤,倒卖获赃款5万余元,大贪污犯范桂琴徐文芳被依法处决。常沙审理一起盗窃巨额粮票案,判处罪犯言厚钧蔡志坚无期徒刑。贪污倒卖粮票52万公斤,罪犯陈启龙被处决,等等。

    以上是关于粮票交易活跃以及经济犯罪问题,这些新闻中记载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犯罪后的审判结果也让人不寒而栗。

    秦川刚刚升起的一点倒卖粮票的念头,就被这几则消息惊吓得一干二净。

    “妈的,太吓人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