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续)(1 / 2)  郑王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郑忽亲率大军围城,台谷城中的赤狄经历了初时的慌乱,很快就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对于这些生活在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来说,太熟悉不过了。

    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经历战争。

    幼时,身体羸弱者会被抛弃,只有强壮的幼儿才有生存的资格。

    稍长,他们骑着羊和同龄人打斗。

    十四五岁,他们已经开始跟着部落里的成人南下,到诸夏所居之地掳掠。

    所以,战斗已经成为浸入他们骨子里面的本能。

    不多时,漫天的箭雨刺破空气,发出与气流摩擦的咻咻之声,射入郑军行列之中。

    而郑军在郑忽的指挥下,早已经严阵以待,列队擎盾以御流矢。

    几轮箭雨飞过,城头上的赤狄立刻便陷入无箭可射的尴尬处境。

    这也很正常,戎狄作战,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谋略,也不知道什么是团结。

    作战一拥而上,战胜则争先恐后,稍遇挫折,则四散而逃。

    像分配射击,完全就是不存在的。

    也根本不会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的小脑壳里根本容不下这么复杂的操作。

    箭矢虽停,身在中军的郑忽却没有下达攻城的命令。

    他再等,等投石车的到来。

    此时攻城也并非不可以,毕竟大军配有云梯。

    但是,此时攻城并不明智,用云梯登城与赤狄短兵相接,何如用投石车投掷的石块与赤狄来个亲密接触。

    况且,此时原始的迷信盛行,用投石车抛掷的大石块从天而降,极有可能被这些愚昧的狄人视作神迹。

    攻城何如攻心!

    立于城墙之上的隗羊,观察着围而不攻的郑人,有些迷惑,心道:“这些郑狗,究竟意欲何为?”

    他对中原人多少有些了解,知道中原人诡计多端(诸夏民族对戎狄无所不用其极,不拘于礼!)。

    而且,他在隐公九年的时候,率领廧咎如部和其他几个赤狄部落参加过对郑的战争。

    对于郑人的作战勇猛,他深有体会。

    所以,见到郑人一反常态,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不过,这种不安并未持续多久。

    两刻钟左右,隗羊见郑人推着五辆很奇怪的车上前。

    接着,郑人又将车轮卸下,将那五辆奇怪的车固定在地上。

    不仅如此,固定这五辆奇怪车的郑人还好似专门看向他们,然后又将那五辆奇怪的车稍微挪动了些许位置。

    车上还绑着很多绳索,这让隗羊看的是一头雾水,这郑人大约是疯了吧!

    两军交战,阵前搞个这么奇怪的东西是什么鬼?

    这个疑惑,郑人很快就给了他一个解答,一个用血与泪凝聚而成的解答。

    伴随着郑忽的一声令下,士卒将二十余斤的石料放置在绳索的另一端的木筐中。

    紧接着,郑忽再次下令,石料另一端士卒人人拉紧了绳索。

    “放!”

    于是,五块二十余斤的石料冲天而起,向台谷城飞去。

    然后再填置,再抛,就这样反反复复的重复着刚才的动作。

    城墙上的狄人看着飞向自己的石弹,脑子瞬间短路了,谁特么见过这么大的石头能抛这么高这么远,以至于都忘记了闪躲。

    其实也并不算远,二百步左右。

    主要还是原始的投石车不行,二十来斤的石弹已经算是重的了。

    像《范蠡兵法》曾言: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

    郑忽搞的原始投石车大致也就这么个水平。

    石料稍重,抛发的距离就开始变近。

    想想唐朝时期,已经能将重百余斤的石弹抛三百步。

    这个水平差的还真不一星半点。

    这也没办法,谁让郑忽只会搞个最原始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投石车。

    不过,在此时来说,这也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至少廧咎如的狄人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武器。

    二十余斤的石弹从天而降,这种冲击力足以将夯土而筑的城墙砸烂。

    隗羊看着越来越多的石弹从天而降,手脚忍不住的发凉。

    看着身边不断被石弹砸中的部族勇士,凡是砸中脑袋的,脑浆直接崩裂而出,砸中身体其他部位的,也直接人身分离。

    整个城墙之上除了凄厉的尖叫声、啼哭声、跪地求饶声、祈求天神保佑声,剩下的只有鲜血、残肢以及石弹落下而砸出的坑洞。

    隗羊从来见过这种凄惨的场景,他经历过很多战争,但即便是面对最强大的敌人,也从未在两军还未相接时,就败的如此凄惨。

    “郑不可力敌!”这是隗羊回过神来的第一个反应。

    既然不可力敌,剩下的选择自然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逃命。

    至此,隗羊再也不顾什么要杀尽郑狗的大话,匆匆忙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