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章 威严扫地(2 / 3)  郑王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真的是欺人太甚!

    郑忽把他这个天子当成什么了,竟然敢当众出言斥责,乃父郑伯都不敢行如此大逆之事,你一个liú wáng在外的公子,是谁给的你这么大的胆子。

    如果说方才天子只是想给郑忽一个惨痛的教训,那么现在天子已经对郑忽动了杀心。

    郑忽难道没考虑到他这么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吗?

    自然是考虑到了。

    考虑到了还这么做,那是因为郑忽有自己的考量。

    第一,梁子已经结下了,就没必要再讲究什么仁义道德了,谁也不比谁高尚到哪去。

    第二,郑忽观天子军阵列严整,天子应该是比较懂兵法的,所以,郑忽存了激怒天子的念头。

    天子一旦被激怒,指挥失当,他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虽说郑忽并不认为天子能击败他,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太祖的教训,郑忽怎么敢忘!

    第三,无论天子在私底下耍了什么小动作,但天子出兵讨郑忽之无礼,可谓是名正言顺。

    天子又遣人在阵前将郑忽的无礼举动一一罗列并斥责,这对郑忽一方的士气是有影响的。

    郑忽想要扭转这个不利因素,就只能和天子先打一番嘴炮,让两方士卒知道知道问题不是出现在他郑忽一方。

    而是天子欺人太甚,逼他离开郑国也就算了,现在他已经liú wáng在外了,天子还不愿放过他,他这是在无奈之下的奋起反抗。

    他才是代表正义的那一方。

    不得不说,郑忽的这种做法起到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陉庭士卒闻言皆有愤然之色,他们没想到自家主君竟然被天子逼迫到这种程度。

    郑忽什么样的人,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却又类似的答案。

    所以,在郑忽让人回怼天子之后,陉庭士卒人人心中都憋着一股怒气。

    天子怎么了,天子就能肆无忌惮的欺负别人了?

    而与陉庭士卒大振的士气相反,天子统帅的三军,士气微挫。

    郑忽列举的天子十罪,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也就最后一条先王怀悲戚之心于地下是推论。

    主要是一时之间,郑忽还没来得及编故事。

    不然,郑忽假借鬼神灵异之事,完全可以将天子的不孝给坐实了。

    如此言辞凿凿,天子三军的士卒多少是有些犯嘀咕的。

    嘴炮是第一战,毫无疑问,郑忽取得了胜利。

    接下来,自然就轮到真刀真qiāng的较量。

    手底下功夫不行,说什么都是放屁。

    天子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率先命人击鼓,他想要郑忽知道知道天子和王室绝不可轻辱。

    天子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郑忽自然不会让天子失望。

    坐镇中军的他让人挥动大旗,指挥右军的邓荒率人进攻天子左军,也就是由陈人组成的军队。

    邓荒接到郑忽的命令之后,当即在己方的一片鼓声中率领右军发动进攻。

    陉庭士卒本就在方才阵前一番口水战中怀有愤恨之心,且又有郑忽军功的赏赐作为激励,个个奋勇,驱车猛进,皆欲杀敌以报郑忽之德。

    而陈人自从与郑国和解之后,多年无战事,只是迫于天子yìng zhào,才勉强兴师相助天子,士卒皆无为王战斗之心。

    两军交锋,陉庭攻势又猛,陈人的第一波反击被陉庭士卒以摧拉枯朽之势击破之后,其后的陈人再无战心,纷纷奔散逃命。

    这一逃不要紧,却冲动了天子中军阵脚,天子中军士卒亦开始慌乱躁动起来。

    统帅陈人的周公黑肩,见势欲阻遏陈人挤动中军阵脚的逃窜行为。

    但在此种情况下,陈人怎么可能还会听他指挥。

    非但不听他指挥,反而更加卖力的挤动中军。

    因为周公黑肩给慌不择路的陈人一个逃窜的方向。

    中军这一动,对卫军士气的打击也是极大的。

    虢公林父不得已命人斩杀了几个骚动的卫人,卫军的骚动这才渐渐平息,不过士气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提振。

    郑忽见邓荒率军一路猛进,杀的陈人几无还手之力,于是再次命人挥动大旗,命令高渠弥向天子右军发动进攻。

    高渠弥见右军的邓荒进展极速,一路横推,也起了争功之心,挥军向卫人杀去。

    卫人不似陈人,卫军虽然士气有所萎靡,但卫与轴怨已久,郑忽虽居陉庭,却依旧是郑人。

    卫人在虢公林父的指挥下对于高渠弥的进攻奋力还击,一时间,双方杀的是难分难解。

    郑忽眼见高渠弥一时难以击败卫军,而邓荒已经大破陈军,于是,又一次的令人挥动大旗,命邓荒向天子中军进攻。

    与此同时,他也率领中军压上,两路人马合攻天子中军。

    天子原本见陈军溃败,有些慌乱,不过,很快又逼迫自己镇定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