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罢兵?(1 / 2)  郑王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郑忽在晋国忙着窃权的这段时间,中原的五巨头,郑、齐、鲁、宋、卫也没闲着。

    蔡国被郑国灭掉,这个影响太大了!

    大到宋国已经有了乞和之心。

    郑国灭蔡,兵威士气正盛,而宋国出兵助蔡的军队基本上都给了蔡国陪葬,这个消息传到宋国国内,宋人大为惶恐,宋人本在殇公时期就被郑国打出了恐郑心理。

    在而今的这种情况下,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人心士气,立刻土崩瓦解,一时间,国内的求和之声甚嚣尘上,唯恐郑国移师攻宋。

    一旦郑国移师,没有人认为宋国能够抵挡住郑国的进攻!

    宋庄公说不畏惧是假的,他的前任殇公是怎么死的,他可是心知肚明!

    鲁国是指望不上了,宋庄公只好将目光投向了卫国,寄希望卫国能够出兵助宋,以稍稍提振宋人的自信心。

    但宋庄公最终发现宋国的兄弟之邦卫国,也指望不上了!

    他接连三次遣使至卫,请求卫宣公出兵,第一次卫宣公以卫遭陉庭之败,力有不逮给婉拒了,第二次卫宣公干脆就称疾不出,第三次,卫宣公则表示他愿意充当和事佬为宋国请平!

    卫宣公这货爱美人不假,但这又不代表他傻。

    往日卫、宋、蔡三国伐郑,也尚且只是和郑国战个有来有回,不至于吃亏,但也谈不上大胜!

    现在,蔡国已经亡国了,郑国若携势不可挡之威移师攻宋,卫国去援助宋国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三国联合的时候也只是和郑国打个平手,现在就剩卫宋兄弟俩了,而且现在郑国正处于盛时,卫宣公觉得,此时和郑国开战,别说是战胜了,能不被郑国击败,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之前郑国兵威还未如此盛时,他都没趟这趟浑水,现在去,那不是傻了吗?

    所以,卫宣公打定主意先避一避郑国的势头再说。

    不过,卫国和宋国终究是兄弟俩,国人都是殷民之后,打折骨头还连着筋呢,他也不好对宋国的处境坐视不管,只好婉言规劝宋庄公,此时不宜和郑国硬刚,不如请平!

    宋庄公得到卫宣公的答复,是彻底没了脾气,若是卫国肯出兵,多少能给国人壮壮胆,他也有脸去说提和郑国开战的事情,现在,卫国拒绝了,他那还有脸提和郑国开战,国内的士卿只需一个问题就能问的他开不了口。

    能战胜郑国吗?

    就这一个问题,他就不知道怎么回答!

    说能,根本没人相信,就是他自己也不怎么信。

    说不能,既然明知道不能,干嘛还要和郑国打?这不是摆明了他这个国君昏聩,不知变通吗?

    是以,宋庄公也没什么招了,私底下和华督一合计,干脆让卫公作中间人,求和吧!

    现在由卫公出面请平,至少还能保住他身为国君在国内以及宋国在列国间的颜面不失,若是等到郑国打的宋国毫无还手之力,届时,可什么颜面都没有了!

    商议既定,宋庄公遣使至鲁国,诉以宋国愿与郑、齐和平相处之意,并询问鲁桓公之意。

    鲁桓公自然没有不赞同的道理,战争打到现在,鲁国已经被齐邾两国搞的精疲力尽,虽然没有大败,但也是小败不断。

    再打下去,对鲁国来说,也没什么好处!

    就这样,得到宋公、鲁侯同意的卫宣公先遣使至郑、齐、邾三国,向郑伯、齐侯、邾子三国国君表示宋鲁二国欲罢兵言和,不知三国意下如何?

    虽然郑庄公巴不得把宋、鲁两国给灭掉,但是他知道这事是不太可能的。

    他对宋、鲁恨之入骨不假,但是凡事都是要讲究策略的。

    况且,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了,郑国也不可能屁事没有,事实上,郑国也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以恢复元气。

    不止是郑国,齐国、邾国又何尝不是?尤其是邾国!

    邾国国小,和齐国联合起来打了鲁国一年多,估计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急需修养,以重振国力。

    郑庄公不能因为自己和宋鲁两国的仇怨而丝毫不顾及盟友的死活,这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大忌。

    于是,郑庄公遣使至齐邾两国,在感谢二国帮助的同时,表示战争进行了一年多,再持续打下去,害怕会伤及二国的根本,二国出人出力的帮助郑国,郑国实在不能做这么无德无耻的事情,希望两国能理解。

    对此,齐侯和邾子自然是理解的。

    郑国刚攻灭蔡国,若是攻宋,万无不胜之理,在势头正盛的情况下,和他们言罢兵一事,除了是照顾他们,还是其他的解释吗?大概是没有了!

    况且齐、邾两国也确实修养一番,在这场战争之前,哪有什么战争是持续一年多的?

    几个月已经是顶破天了!

    二国若不是能够因粮于鲁,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早就把他们的府库给打空了。

    饶是如此,他们府库中的粮饷其实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尤其是邾国!

    此时停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