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郑忽十罪(1 / 2)  郑王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虢公、虞公、魏伯、芮伯,寡人有礼了!”梁国大殿中,梁伯向虢、虞、魏、芮四国国君行礼道。

    “梁伯多礼!”四国国君回礼,客气道。

    接着,追随在梁伯身后的曲沃武公亦向四国国君行礼。

    四国国君同样对曲沃武公回礼。

    曲沃武公固然名义上的地位比不上各国国君,但是,包含梁国在内的五国,现在已经将曲沃武公当作国君看待,至少是不以臣子看待。

    四国对于此次凑集在少梁的目标是心知肚明。

    正由于如此,这就牵扯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攻打郑忽,实在就相当于是在与晋侯为敌,与晋侯为敌就是相当于在与全部晋国为敌。

    郑忽是晋国的权臣不假,但郑忽无论怎么窃夺晋权,他都是晋臣,他的所作所为即便是再过火,都轮不到其他国家插手。

    虢、虞、魏、芮、梁五国无论是打着什么理由攻打郑忽,都转变不了,这是在打晋侯的脸。

    晋侯现在或许是年纪小,不懂事,但等他长大之后呢?

    虢、虞、魏、芮、梁此时联合攻打郑忽的行动就变的相当为难了!

    所以,五国若是能够克服郑忽,晋侯就没有持续在位的必要了,这也算是不留后患。

    那么,作为“正义一方”的他们也不能看着晋国无主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曲沃武公自然就成为了最好的人选,最好的晋侯人选。

    没有外敌的时候,晋侯和郑忽两人本质上是对峙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只是现在晋侯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一旦有外地进侵的时候,晋侯和郑忽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若是郑忽失败了,那么晋侯的下场尽对不会比在郑忽手上的时候好多少,只会更坏!

    说起来或许有点不可置信,但这就是事实。

    即便是五国针对郑忽的武装干涉,在事实上是在赞助晋侯。

    但只要在未经晋侯容许的情况下插手晋国国政,就已经算是对晋侯威严的一种寻衅。

    有鉴于此,一旦五国彻底击败郑忽,晋侯轻则被废,重则身逝世。

    这就和历史上西汉时代高帝元勋共同诛灭诸吕的情况是类似的。

    后少帝有什么罪?难道和诸吕不是势同水火?

    但后少帝依旧为诸吕的覆灭陪了葬。

    重要原因在于,高帝元勋皆认为“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

    于是,后少帝逝世了。

    同样地,晋侯生是郑忽所立,一旦把彻底击败郑忽,把郑忽赶出晋国,五国国君不担心这些事吗?

    确定是担心的。

    有鉴于此,曲沃武公现在自然就成为五国共同支撑的晋国正宗。

    即便是称一句“晋侯”也不为过。

    一番冷暄之后,依主宾进座。

    梁伯率先道:“郑忽厉行无道,坏晋国宗庙与民,使晋侯不得安民以奉宗庙,其罪大焉!”

    梁伯固然没有挑明这个晋侯是谁,但是其他四国国君默认这个晋侯就是曲沃武公。

    “非只如此,郑忽尝与郇、耿二国约而灭冀,中分冀地于二国,后负约灭三国,其罪一。斩郇、耿二国国君首以降二国之士,其罪二。贾伯、杨侯、霍伯,何辜,尝借兵于郑忽,于郑忽有大德矣,而郑忽不思报恩,竟灭三国,其罪三。翼城群卿不过与郑忽志意相背,郑忽竟背晋先君之德,屠灭其宗族,私收其财物,其罪四。又强杀嘉父以执执政之权,其罪五。克服而屠杀曲沃诸卿,其罪六。尽灭晋国宗室,其罪七,攻天子,以下乱上,其罪八。使天下为臣者争效之,其罪九,夫为人臣而陵其主,无故而屠杀士卿贵戚,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其罪十也!”

    “有此十罪,即以庶人之卑,常欲逝世之,怀报复之志也,况诸贤君乎?”

    梁伯的这一番发言,可是说的不少。

    不过,回结起来就一句话,不断的往郑忽身上泼脏水,以凸显他们讨伐郑忽是尽对正义的举动。

    这很正常,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是筹备率先发动战斗的一方,都会找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

    而且,也不能完整说梁伯是在泼脏水。

    至少以现在的价值取向来看,梁伯所列举的十条罪恶,句句在理,都是郑忽一方做过的。

    不像狐突,之前还编故事污蔑郑忽和小子侯夫人私通。

    郑忽所做过的这些事,讲出来确实是不为现在的主流社会,士大夫君子所认同的。

    梁伯在凸显自己一方正义性的同时,也有试探四国国君态度的想法。

    毕竟,固然四国国君应邀而至,也愿意和梁国等国一道讨伐郑忽,但是,他们还没有表明态度。

    是以,梁伯试探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梁伯之言,吾深认为是!”

    曲沃武公当先响应。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