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七章 权力的游戏(一)(1 / 2)  蜀汉的复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如此,仲通请走好。刚事务繁多,就不送了,恕罪恕罪。”

    “不敢,定烈请留步。”

    西元64年一月二十五日,正当简单等人在朝着洛阳前进的时候。广汉郡的雒城县衙内,已经是一片人声鼎沸。

    无他,因为关彝把“大司马开府筹建处”给设置在了这里。

    阳安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成*都,整个成*都出现了短暂的惊愕和寂静。然后就是极致的癫狂。

    一次性消灭、俘虏敌军十几万,连带俘虏的民夫更是超过了二十万。这种胜利,自蜀汉建国以来,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关彝的这一场胜利之前,蜀汉最大的一场胜利就是姜维的洮水之战——一次性歼灭曹魏雍州军三万。

    不要蜀汉没有,就是东吴也没有打出过这样的战例,当年陆逊的石亭之战已经是逆了,但也不过歼敌两三万而已。

    曹魏本身倒是打出过这种战例:司马懿灭辽东,毌丘俭灭高句丽等,其俘虏的人数都远超这个数。但那毕竟是灭人国家。国家都亡了,当然获得的俘虏只多不少。

    无论如何,当这个消息传到成*都后。成*都的百姓们自新都大捷时自发性的庆祝了一次后。又一次的把成*都各个商铺的各种酒类全部消耗了一个干净。

    而蜀汉的官僚阶层在这个时候也发了疯——谁都知道,关彝以及他麾下的复兴社,其在蜀汉国内的崛起已经无人可以阻挡。只要这位爷高兴,他就是上位丞相也没人能个不字——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也从未打出这么漂亮的歼灭战啊!

    然后,在确认关彝回到雒城后。蜀汉的官员们、世家们纷纷派出各自的代表,一窝蜂的涌进了雒城。

    以穿越者的尿性,这些具体事务他是没那耐心去做的。所以什么迎来送往,勾连纵横的琐事,他全部交给了陈寿和孙刚两个人。然后,陈寿和孙刚就悲剧了。

    现在,雒城县衙外的凉亭早就是人满为患,雒城县令杜轸还紧急的在县衙外的空地上新搭建了更多的临时亭榭,即便如此,仍然不敷使用。最后陈寿一拍脑袋:去把部队里的随军帐篷拿出来!

    别,这帐篷一拿出来,大家都不去凉亭而是去帐篷了:不然在凉亭那种只有一个屋顶的地方坐着,你也看得见我,我也看得见你。那是多么的尴尬啊。

    “兄长,大致情况就是如此。荆州人、东州人以求官的居多。益州人多数是来打探消息的。”

    “哼,是因为这些家伙在邓艾那里留下了跟脚吧。”关彝嗤嗤的一笑:“这些事情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接不接受我们的新税制?”

    是的,关大司马现在虽然还没有真正上位,但已经开始操着大司马的心了。

    所谓新税制,其实一点都不新。他就是两汉以来常规税制的延续。关彝念兹在兹的,实际上就一项:“户税”。

    所谓户税,就是你这一户人家应该向国家缴纳的赋税。这个税种对于普通的黎民百姓来近乎于不存在:因为,这是一种递进制税种。

    打个比方,你家这户口本上有爸爸妈妈你三个人,那么,单就户税这个税种,请每年向国家缴纳三文钱。

    如果除了你一家三口之外你家还有七个以上的仆役呢。不好意思,达到十个人了,请按每人五文钱的规格向国家缴纳五十文钱。

    如果你是大地主,除了仆役还有依附于你的佃农呢,那就看有多少了。一百人以上的,每人按一百文征收。一千人以上的,每人按一千文征收……(这个是打比方,实际比例没这么夸张)

    看明白了?中央政府设置这样的税种,就是为了避免世家大族无限制扩张: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一个人能够创造出的剩余价值是有限的,在有户税这个税种存在的前提下。家里的仆役、佃户、家将什么的太多了并不是好事。这是国家加强中央集权,限制世家规模,保护自耕农的一项良政。

    但是一项政策好不好,内容本身的好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关键是看这个政策执行得怎么样。

    刘备时代,法正、刘巴都是狠人,户税这个制度执行得很好。益州世家大族被限制得很厉害。

    到了诸葛亮时代,那就更是严刑峻法了。而且诸葛亮自身也以身作则,所以户税也执行得很好、

    蒋琬、费祎执政时期,虽然执政者本身持身甚严。但因为威望不足,所以这道政策开始松弛。

    陈邸时期,明显的这道政策开始荒废。至于现在……呵呵……

    不过还好,蜀汉官员的节操还没有掉到东汉末年那种水平:明明这家没几个人,偏偏给人家订一个大户,交极高的户税。明明这家人仆役都上万,偏偏这家家里就五六个人。

    但是,至少是现在,由于户税的调节作用无限削弱,使得世家大族在膨胀过程中其成本近似于无。这一点是关彝无法容忍的。

    关彝上位之后,第一刀就是要砍税制。而税制的第一刀就是要恢复户税。

    你们这些益州世家大族在本次战争期间做的事情不少,落在老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