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晋国(一)(1 / 2)  蜀汉的复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事实上,由于地理交通的便利,晋国派往东吴的使者,抵达东吴边境的时间比派向蜀汉的那一支要早得多。

    此时是西元65年的八月,距离孙皓登上东吴皇座已经整整一年了。

    在这一年的四月,据蒋陵(孙权的坟头)降下了甘露,于是在这年五月,东吴仅仅使用了八个月的元兴年号停用。改用新的年号甘露。所以西元65年,在东吴就是甘露元年。

    这一年的年初,孙皓刚刚借着夷灭濮阳兴、张布三族的余威,对东吴朝堂进行了清洗,在把主要岗位都换上了自己人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全国清查户税行动。

    但是在东吴这样的国家,要真正的全国上下一视同仁的清查户税,呵呵呵……

    在孙策渡江之前,江东世家就已经非常强大了。顾陆朱张这些望族,谁家里不是几万乃至十万以上的农奴?随随便便抽调壮丁,组建一支几千乃至上万的私兵那简直不要太简单。你要清查户税?我让你清查队团灭信不信?

    “哎,士季啊。这可怎么得了啊。益州的西蜀就不了,人家诸葛丞相的底子打得好,那里的顶级世家在我们这里就是个侏儒。那关子丰操起刀子来轻松得很。可是你也了,就算是在北方的晋国,其顶级世家的规模和我大吴比起来,也是远远不如的。怎么会这样呢?”

    “呃,陛下。臣在来陛下身边之前,关子丰曾经和臣讲过我大吴世家的规模为何会如此之大的原因。”

    “哦?那关子丰是如何的?”

    “陛下,关子丰。其一,江东开发较晚,总体而言地广人稀、耕种水平低下。单户的农民要想独立生存,其面对的困难比北方大平原上的农民要困难得多。”

    “嗯,这是个原因。可是益州那边的也好不了我大吴多少啊。不,他们的人更少,耕种水平更低。”

    “陛下得有理。这就是第二个原因。益州有都江堰,整个成都平原水旱从人,基本没有大规模灾荒。所以益州的人虽少,但普通农户要想独立生存,其难度很低。而我大吴则不同,我们这里水网密布,到处都是湖泊沼泽。没有强有力的组织统合诸多的农民,无法应对频繁的水灾,也无法把沼泽排干进行耕种。此外,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江东距离中原太远,不管是前汉还是后汉,对这里都鞭长莫及。所以,江东世家,大势已成。”

    “嘶,这关子丰远在益州,居然能把我大吴的跟脚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臣很想贪功,刚才的那些见解都是臣自己的。可惜……”

    “呵呵呵,士季真是实诚人。那么,关子丰有过怎么解决这个局面吗?”

    “臣不敢言。”

    “士季,你我君臣相得,但请直言无妨。”

    “好吧。”钟会轻轻叹了一口气:“臣放肆了,请贴近陛下话。”

    “哈哈哈哈~~士季啊,你刚来乌程那段时间,朕与你可是抵足而眠啊。嗯,朕来你身边吧。。”

    “关子丰的意思是,我大吴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简直就是世家大族的堂。所以要消灭世家是做不到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进一步的压低了声音,钟会咬牙切齿的道:“以昔年的南宫党为核心,借着清查户税的名义清洗鲁王党。若是这样还不够,就挑动吴郡和会稽郡的矛盾,以吴郡世家为基础,清洗会稽郡的世家。如此,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南宫党和吴郡世家会更加强大,但国家的力量只会强得更快!”

    “嘶~~~这关子丰是想挑动我大吴内乱啊!”

    “是的,关子丰当时就是这么的。而且他还……”

    “还什么?”

    “此乃阳谋,虽然陛下知道他居心不良,但陛下迟早都会去做。”

    是的呢,孙皓童鞋。这就是你在历史本位面上做的事情呢。你登基之后,重用当年南鲁党争中的太子党后裔,对鲁王党后人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又用吴郡世家去压制会稽郡世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你杀了不少人,但是你的皇位依然稳固——真要像《三国演义》里那样不问青红皂白的乱杀一通,这个皇位可以坐十几年?

    “……哼,呵呵呵,士季呀。我对那关子丰真是越来越感兴趣了。要不咱们邀请他来东吴做客?”

    “呵呵呵,陛下,臣倒是希望他不要来。”

    “哦,也是。他要是来,一定是带数万大军前来了。这个时候,虽然曹魏已灭,但吴蜀联盟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陛下能够看到这一点,臣不胜欣慰。”

    “哪里,朕还年轻,幼年时又失去父亲的教导。对如何把控这个国家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所以以后士季还请一定知无不言。”

    “臣蒙陛下信任,敢不继之以死!”

    君臣二人再次上演了一阵狗血戏码后,孙皓抬头看了看色:“唔,晨光渐亮,是时候上朝了呢。今晋国使臣要朝见,咱们还是早点去大殿吧。对了,这两位使臣是叫陈休渊,张茂先是吧?”

    “是的陛下。陈骞字休渊,现任晋国大将军。张华字茂先,现任晋国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