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客从何处来(上)(2 / 3)  开国太后纪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子都是饭菜的香味,惹得那些干活的泥瓦匠们忍不住直吸气,馋得直吞口水,肚子都咕噜噜地响了起来!想到自己带来的杂粮饼子,越发吃不下去了。就连小孩子们一个个都围在厨房,或者院子外的灶台边上,一边吞唾沫,一边一眨不眨地盯着。

    这段时间,秦姝又采购了几次,有的是去镇上或者县上买的,有的是跟村里的人买的,比如米、鸡蛋、蔬菜啥的,她都直接用市价跟村里的人购买。

    秦姝从不跟他们讲价还价,有时候她看着东西好,还会多给几文钱,村里人都喜欢把东西往她这里送。

    也因为如此,秦姝也算是把村里人认了个遍,村里的人也不那么爱说她闲话了。

    她空间里的蔬菜虽然多得吃不完,而且还更新鲜更好吃,但是她也得掩人耳目不是,若是她不去采买,整天还有肉和菜吃,岂不是惹人怀疑?

    现在只有跟狗剩在一起时,她才会用空间里的食材做饭,能不用空间的东西就不用,她也从不拿空间里的水招待别人。

    做什么都不能心存侥幸。

    这一天,一众孩子和泥瓦匠们都吃的很尽兴,无论是馒头、米饭,还是肉、菜,全吃了个精光,一点菜汤都没留下。

    吃完之后,孩子们一个个扶着自己鼓鼓的小肚子高兴地离开了。

    幸好,秦姝早早留下了几个白馒头和一碗肉,让刘婶悄悄带回去了。

    泥瓦匠们吃了一顿好的,干得更加卖力了。想必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彻底完事。

    这些人都是实心汉子,都不屑占人便宜,秦姝不但给得他们工钱丰厚,还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有什么理由不用心干活?

    等房子都盖好的时候,刘财主也没有来找秦姝的麻烦,也不知道是真得忍下了这口气,还是在暗暗地酝酿什么阴谋,无论哪种,秦姝都不在意。有什么招,她接着便是,反正她做下的事情就绝对不后悔。

    刘万贯以后也不能再作孽了,她这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秦屠夫和柳氏养好伤之后,就搬走了,据说是搬到柳氏老家去了,大概是怕秦姝再报复他们,逃得远远的。秦姝也没有赶尽杀绝,只要他们不在她眼皮子底下晃悠就成。

    佑安的户籍自然也落在了她的名下。

    她每天都是锻炼,教儿子武艺、做做针线、看看书、做饭做家务,偷偷去空间里种种田,要么就是乔装掩饰一番去各处采购粮食——

    知道天下快要大乱之后,她就决定多存点粮食了,虽然空间里也能种,但毕竟地太少了,她一个人也种不了太多,还是多存些粮食为妙,心里比较踏实。除了粮食之外,也顺便采买了许多其他的东西。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又是一年春柳绿。

    眨眼间,秦姝来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一年半了。

    佑安也过了他的十周岁生辰,个子也窜了一截,还差半头就要撵上她了,身体也壮实了许多,看样子,将来他的个子准矮不了。

    如今的秦家,早就变了一副模样,已经算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了,不说别的,只说那房子就气派的很,跟里正家比起来也不遑多让,最重要是,他们家竟然买了下人。

    那是一家三口,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儿子。

    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连里正家都买不起呢!毕竟还要管下人的吃穿。现在各家各户都勒紧腰带过日子,谁家有那个闲粮给别人吃。

    即便知道秦家富裕,也没有人敢打秦家的主意。

    这一年多来,不是没有地痞流氓上门敲诈勒索,最后都是铩羽而归,有的现在还躺在床上呢!

    村民们一看惹不起,自然也就没人来找事了。

    秦姝买这一家三口是大半年前的事了。

    当初,秦姝带着佑安去县里赶集,遇到了自卖自身救儿子的赵犁夫妇,秦姝见那孩子的确病得很严重,又见他跟佑安差不多大,就动了一点恻隐之心,给了他们一块银子,让他们去给孩子看病,并没有收他们当下人的打算。

    哪知道两人非要问清楚她的地址,否则,就不肯起身,磕头不止,秦姝没有办法,只好告诉了他们。

    然后,秦姝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没想到,半个月之后,他们竟然带着病愈的孩子主动找上门来了非要给秦姝当下人,怎么撵都不走。

    秦姝想了想,家里这么大,房间也多,光打扫就是问题,每天光做家务就很累,的确需要有人帮忙分担一下,而且,佑安也需要个书童。

    所以,她先把人给留下,观察了他们半个多月之后,才决定正式收下他们。

    因为她发现这一家三口都不是多话的人,但绝不蠢笨,十分知恩图报,绝非奸猾之人。出门的时候,别人问话从不多嘴,更不会把家里的事往外说。

    赵犁也是个能耐人,什么瓦匠、木匠、修补的手艺都会一点,虽然不精通,一些常用的东西都会做,根本不用花钱去买。

    而且为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