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3、开方(1 / 2)  大国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黄曙修最初生病时并没有请大夫,觉得自己能够熬过去。后来父亲也病了,这才请的大夫。谁知道所请非人,不但延误了病机,还吃错了药,导致黄曙修愈病愈重,竟要撒手人寰了。

    黄夫人矫枉过正,到处托人延医,结果两位病人都还没起色呢,医生已经收集了一堆,正应了“病急乱投医”的老话。

    徐乐自从学会了“思路”这个词之后,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不觉得奇怪。他更好奇医生们能有多大分歧,以至于会吵起来。

    朱嘉德和葛再兴对这种医术争执十分忌讳。赢了,得罪同行;输了,有损声名,便不想去。不过又担心徐乐欠缺阅历,万一少年心性发作,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还是决定跟他一起去看看。

    这绝非朱、葛两位杞人忧,实在是徐乐已经有了前科救回燕锁儿固然是好事,但干嘛要往死里得罪同行呢?

    好在救回来的燕锁儿是燕仲卿的宝贝疙瘩。别燕仲卿只是丢脸,就算让他拿命换都没问题,自然不会结怨。

    然而顺带卷进来的赵心川可就没那么好脾气了,已经在背后了不少怪话,只是徐乐还没有真正踏进杏林这个圈子,木知木觉罢了。

    ⑤长⑤风⑤文⑤学,▽≌fn∨e黄夫人和顾黄氏亲自领着徐乐一行到了黄老先生住的院子,外间坐了五位医生苏州城将近三分之一的医生都在这儿了。

    圈子既然不大,互相也都认识,等闲是不会为了病人撕破颜面的。不过这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杨成德的介入,弄得诸位医生很有些上火。

    杨成德一副刘河间孝子贤孙的模样,自视高人一等,来了之后对诸位医生的诊断指手画脚。这些医生哪里肯服,一个北人跑江南来嚣张,当我江南杏林没人么?于是很容易就吵了起来。

    徐乐在门口探头一看,这吵得还很热闹,便不打扰他们,不声不响地先去探看黄老爷子病情。

    朱嘉德和葛再兴甚至都没有进门,直接去了后院。

    顾黄氏亲自过去领路,又扶着父亲坐起来,十分孝顺。

    黄老爷子面泛红光,还能坐起来打招呼。

    徐乐一见病人,就奇怪道:“我怎么觉得黄老先生病得比黄老爷重多了,你们还病轻?”

    朱嘉德和葛再兴也是一脸凝重。

    黄夫人和顾黄氏大为惊疑。顾黄氏问道:“家父能坐能行,而家兄却连翻身都不得,若不是徐大夫药到病除,恐怕不祥。为何家父反倒病得更重?”

    黄老先生名起潜,虽在病中,还是很挂念儿子的。他之前已经听下人了,长春堂的徐大夫一剂药就将儿子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眼下已经吃了大半碗粥,气息平和地入睡了。这也让他的身体舒服了不少,心中块垒尽去。

    父子亲情,相互牵挂,大抵如此。

    黄起潜勉强笑道:“徐大夫心直口快是好事,不过老夫觉着自己还行。”

    徐乐本想开口,但是转念又觉得这些人不懂医理,自己得再多也是没用。他就问朱嘉德道:“师兄觉得呢?”

    朱嘉德过去给黄起潜号了脉,道:“的确已经很重了。”

    众人或者因为徐乐年轻而有所犹疑,但是朱嘉德的形象和名声俱佳,谁都不敢对他有所质疑。至于葛再兴更是在苏州有名气,只是在两位“长辈”面前不敢放肆罢了。

    徐乐对黄家诸人道:“黄老爷虽然看起来病重,其实还能熬个三五的。不过老先生这病,已经危如累卵啦。一个不对,可就严重了。”

    朱嘉德把位置让给徐乐,等徐乐诊完脉,问道:“师弟以为如何?”

    徐乐叫人打水净了手,边道:“老先生下元虚惫,阳浮于上,与在表之邪相合。这就是所谓的戴阳之证吧。”

    黄起潜听了却有些发虚,问道:“徐大夫之前没见过?”

    徐乐道:“书里见过。”

    徐乐实话实,黄起潜听起来却觉得这医生靠不住,忍不住去看朱嘉德。

    朱嘉德道:“阳已戴于头面,的确如乐所言,危殆甚重。”

    黄起潜招呼女儿过去,附耳吩咐了两句,正是想请朱嘉德开方,不用徐乐的方子。他本来是不介意直接的,但是徐乐刚治好了他儿子,自己转脸就要踢开他,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顾黄氏明白父亲意思,这话由自己来更能把握分寸。不管怎么,长春堂是顾家的产业,徐乐是长春堂的大夫,总有香火情谊在。

    她就道:“二位大夫都已经看过了,不如各开一方,大家参详参详。”参详的结果,自然是采信朱嘉德的方子,但是只要朱嘉德能摆出道理,也就等于给了徐乐台阶下。

    如果辨证是详查敌情、知己知彼,那么开方就是排兵布阵、对敌厮杀了。国医发展到了此时,古方经方近千,尤其是宋朝时朝廷编修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罗大量验方,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足够的“阵法”。

    每一个方子就是一种对阵思路,不同的医生在面对同一种病症时,往往可能采用两种完全不同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