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 金陵歌舞何时休?(四)(4 / 5)  大穿越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道,又不能把军舰直接开到南京燕子矶之前的任何一支穿越者势力,都未曾在江南倾销过粮食,临时联络起来不知道要‘花’多少工夫。其次,既然江南那些手眼通天的黑心粮商,眼下都在刻意囤积粮米,进一步炒高价格,想要从市井百姓头上狠狠刮一笔,那么我们这些外来者如果贸然运入大量粮食,岂不是坏了他们的好事?天晓得会有怎么样的报复手段呢!

    第三,之前我们在天津贩卖了几百万石稻米、麦子、‘玉’米和土豆,又换回来那么多流民需要发给口粮安置,美洲那两个加盟共和国已经没有多少余粮了。尤其是稻米,实在挤不出多少用于贩运到江南来。

    第四,就算我们顺利做成了这样一笔大宗粮食买卖,可最终又能赚到些什么呢?几万两的白银吗?”

    他有些不屑地说,“……目前的华盟坐拥几块大陆的矿藏,根本不缺少银子,也不缺少土地和其它任何资源,唯一缺少的就只有人口。而我们若是不动用武力的话,在江南根本没有办法收集到大批的移民……”

    “……所以,这个没什么真正好处的主意,还是就这样打消吧!而且你们也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郭政委表情严肃地接口补充道,“……盟军的江南攻略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很快就要发动登陆战。我们这次过来,是专程为了把你们接出敌占区的……最迟明后天就必须出发,还有什么景点想要去看的吗?”

    俞国振和几位老教授‘交’换了一个眼‘色’,又想了想,最后答道:“……其它景点倒也罢了,但还有一处位于聚宝‘门’外的报恩寺塔。无论如何也想看看这玩意儿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在现代世界已经没有了!”

    片刻后,待到夜幕降临,站在宅院的一座二层小楼阳台上,郭政委和王秋眯眼往南边一看,果然有一处明亮的所在,据说是报恩寺塔的尖顶,整座报恩寺塔以琉璃拼接而成,在寺中点燃的灯火映照下,塔尖的琉璃上光华夺目,流光溢彩,与黑黝黝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即使隔着很远一段距离,也让人啧啧惊叹。

    “……这就是报恩寺塔么?嗯,确实有点意思,不过今天已经关城‘门’了,出城怕是有些麻烦。大家就趁着今晚抓紧时间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再集体出城去看报恩寺塔吧!”

    第二天,在临时雇了个跑‘腿’的帮闲,给方以智送去一封道别信之后,俞国振、王秋、一众老教授和还在因为宿醉而头疼的马彤学姐,便赶着大车、挑着箱笼从聚宝‘门’出城,准备在离开南京之前游览报恩寺……走出聚宝‘门’后,高大的琉璃塔就像地标一样显眼。相较而言,寺内其它的殿宇都显得平凡无奇了。

    那座美丽得让人赞叹的琉璃塔,就坐落一个宽阔的广场中央,周围站满了来此参观膜拜的人群。整座宝塔除底座外共有九层,每层八面,每面贴着白瓷,塔上镶嵌着许多绘制着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图样的五‘色’琉璃砖,‘精’美异常,塔顶全由琉璃瓦拼接而成,再饰以珠宝金银物品,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每一层的角梁下都悬挂着成串的风铃,在微风中发出一阵阵悦耳的铃声。

    虽然大家在现代世界都见识过各式各样气势恢宏的摩天楼建筑,之前在南京城内也已经远远看到过这座琉璃塔的夜景,但是,当诸位穿越者经过一番跋涉,真正站在这座琉璃宝塔下的时候,仍然深深地为它的气势与‘精’美所震撼不愧为名列中古世界七大奇迹的神奇建筑b个时代人类艺术与工程的无上瑰宝!

    “……这座宝塔高七十八米,底座周长百米,建造历时十九年,耗银两百余万两,自从宝塔在永乐年间建成后,塔上一百四十盏长明灯至今从未熄灭,所以夜间华灯璀璨,格外显眼,时称天下第一塔,又被称为中华之光。许多海外之人到了这里,必定要去顶礼膜拜。直到1841年鸦片战争结束,英国战舰到南京与清廷签订南京条约的时候,英军水手下船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去参观大报恩寺的琉璃塔。”

    一位老教授凑在王秋的身边,很有兴致地解说道,“……如今这个年代的著名文学家张岱,也曾经给这座宝塔写过文章,说‘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

    接下来,众人又到琉璃塔中参观了佛像和壁画,在这处‘精’美的艺术殿堂里无数次偷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各位老教授反复观摩了许久,还是意犹未尽“……哎,果然是一件美轮美奂的不朽杰作啊!可惜到了太平天国内讧的时候,韦昌辉怕石达开在塔上观察城内情况,居然把这琉璃塔给炸了,实在可恶!”

    有位老教授抚‘摸’着墙上的壁画,恋恋不舍地如此咕哝道,“……真想再多看几天啊……”

    “……嗯,让这样一座艺术珍宝毁于战火,确实是‘挺’可惜的。眼下这南京城怕是不会再太平多久了。”

    仰望着这座巧夺天工的‘精’美古建筑,王秋也点头附和,“……不如……我们把它带回去当纪念品如何?”

    他一边如此说着,一边在眼神中亮起了兴奋的光彩,同时从包裹里悄悄‘摸’出了缩小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