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8章 、三战时期的圣诞故事(一)(3 / 4)  大穿越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城市的不同,每户人家每月限用五度到十五度不等。北部的缅因州等地缩短了冬季的市区汞时间,还有一些地方则在早晨停止供应管道煤气,让大家啃着冷面包去上班。

    当然,以爱因斯坦这位学术泰斗的身份,自然是不必担心全家人饿肚子,或者被迫坐在断了电的黑屋子里。但是,光是这袖给制度被推出本身,就已经让他感受到了某种不祥的征兆。

    ——事实上,对于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即使身蹿普林斯顿这样的上流社会聚居地,爱因斯坦也是感受得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酗子们从学酗和街道上消失,被爱国口号驱赶到大洋彼岸的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去作战。国内越来越多的岗位只能由老人们和妇女们来支撑,宛如一具被掏空的壳子。

    如今,随着海外战争的节节失利,数以百万的年轻酗子正在走向死亡,而被掏空的美国本土也越来越难以为继。而随着原子弹在全球各条战线上的遍地开花,这些酗子们的死亡度还将大大加快

    当然,跟他们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一座座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以及更多的平民百姓。

    想到这里,作为推动美国开始原子弹研究的第一人,爱因斯坦就不由得感到了深深的懊悔和头痛。

    他叹了口气,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照片,其中有凌空爆炸的蘑菇云,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轮船和电车,宛如被巨人踩了一脚的建筑物残骸,而最多的则是肝脑涂地、焦黑狰狞的尸体,以及浑身肿胀到不似人形的伤员这些都是爱因斯坦通过几个朋友的特殊途径搞来的,拍摄于核爆之后的英国。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他差一点呕吐出来。而根据朋友的说法,还有更多让人更加不忍卒睹的核爆惨状,已经出现在了巴黎、马德里和阿姆斯特丹,以及安卡拉、上海、香港、东京、雅加达和河内

    相对而言,他曾经熟悉的柏林,虽然因为希特勒在最后时刻的垂死抵抗,而在巷战中受到严重损毁,但好歹没挨原子弹,如今相对于巴黎和伦敦,反倒要完好得多

    这一切的人间悲剧,文明浩劫,莫非都是我的罪过吗?

    一想到根据自己的质能方程明出来的原子弹,居然正在变成人类自我毁灭的工具,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种深深的忏悔和自责,觉得自己受到了良心的责备。

    事实上,早在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东京投下原子弹的时候,爱因斯坦就已经觉得心里很不好受,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不无遗憾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我们为什么要将几十万、上百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作为这个新炸弹的活靶子呢?”

    接下来,当美国上下对日本帝国的覆灭而弹冠相庆的时候,爱因斯坦却撰文指出:“我认为原子能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是一种福音,因此我必须说,它当前是一种威胁。作为科学家,我们必须不断警告人们这些武器的危险性,我们要努力使世界人民,特别是他们的政府意识到,除非他们改变相互间的态度,并认识到自己在形成一个安全的未来中所担负的责任;否则这些武器必然造成无法形容的灾难。”

    然后,随着美苏两大级强权的全面摊牌日趋临近,爱因斯坦更是高声疾呼他的反战主张:“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用什么武器来打仗,但到了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将肯定只能用石头和木棒来打仗!”

    但是,时至今日,他的一切和平呼吁都泡汤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是轰轰烈烈地打了起来,而且从一开始就是遍地开花的核大战。伦敦、巴黎、上海这些他曾经造访过的繁华大都市,都在原子弹的蘑菇云中瞬间湮灭。而数以百万甚至是千万正在奄奄待毙的辐射布者,更是让爱因斯坦的良知饱受拷问。

    ——耀眼欲盲的闪光,狰狞可怖的蘑菇云,在这一年来不时出没于爱因斯坦的梦中,让他夜不成寐。

    在有的时候,他甚至不由得扪心自问,若是自己当初没有现这一切,或许对人类来说会更好些?

    但事已至此,再后悔也已经无济于事不过,即便如此,自己还是应该要多少做一些什么。

    于是,在窗外不时飘来的圣诞颂歌声中,爱因斯坦坐在书桌旁边,提起了钢笔,聚精会神地写起了一份关于限制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倡议书,并且准备利用圣诞节的聚会,邀请朋友们联名签署:

    “值此全世界卷入空前绝后的巨大战争,全人类遭逢前所未有之悲剧情势之际,我等科学界人士,应集体评估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开和滥用所带来的危险。无论在政治上持有何种立场,但我等皆为人类,应当把种族存续放在一切之上,并且确保到下个世纪以及更远的将来,我们人类还能继续存在。

    目前的普罗大众,甚至位高权重的许多人士,尚未意识到核战争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普罗大众依然仅仅认为原子弹不过是比旧式炸弹更加威量大,一颗原子炸弹可以消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