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四十二章 噤若寒蝉(五)(2 / 3)  雪中悍刀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位身份显赫的张家圣人转过身,看到那一块块石碑,久久无语。那个抄书士子发出一阵浑浊呼吸声,应该是手腕终于扛不住酸疼了,然后他意识到那个影子,扭头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陌生儒士。

    衍圣公对他微微一笑,问道:“若是不介意,由我来替你抄写一段?”

    那寒士犹豫片刻,好像做了个极其艰难的抉择,终于点点头。

    衍圣公卷了卷袖子,从摇晃起身的年轻人手中接过那根笔,盘腿而坐,开始落笔。

    寒士重新蹲下身,歪着脑袋看去,如释重负,这位前辈的字乍看之下不显风采,规规矩矩,虽然不至于让人觉得匠气,却也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清逸仙气,但是久而久之,就让年轻人葛一种中正平和的感觉。

    但是看着这位正襟危坐的前辈不急不缓写了百余字,年轻人就有些着急了,小声提醒道:“先生可否稍稍写快些。”

    衍圣公点头笑道:“好的。”

    看着那他果真加快速度落笔,很担心墨锭不够支撑抄完碑文的年轻人悄悄松了口气,不过等那人又写了两百字后,年轻人只得厚着脸皮说道:“先生……”

    衍圣公歉意道:“知道了,再快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又开始着急起来。可事不过三,他实在没那脸皮再念叨这位好心的前辈读书人,只是他今天好不容易才占到就近抄写碑文的位置,明天就未必有这么幸运了,京城有夜禁,只有近水楼台的国

    子监学子,才能让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们挑灯夜抄书。而且就算囊中羞涩的他有幸求学于国子监,也委实心疼购置灯油的银钱,所以只能在烈日下才有抢占一席之地的机会。

    虽然没有抬头,但已经好像察觉到年轻人的焦急,儒士一边落笔一边说道:“真的不能再快了。”

    年轻人大概是破罐子破摔了,咬咬牙,笑道:“先生,不急。”

    而那个中年儒士好似也就顺杆子往上爬了,一本正经道:“写字行文,读书做学问,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慢一些,扎实一些,方能徐徐见功。”

    两腿发麻的年轻人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听到颇似酸儒的言语后,忍俊不禁道:“先生说的是。”

    衍圣公目不转睛提笔书写的同时,笑问道:“听你的口音,是北凉人氏?”

    年轻人嗯了一声,轻声道:“晚生来自幽州胭脂郡,会试落选了。”

    衍圣公继续问道:“怎么,没去找左散骑常侍陈大人或是洞渊阁大学士严大人?不然找一找国子监左祭酒姚大人也好嘛。这几位都是北凉出身的大人物,据说对北凉士子都是多有照拂的。”

    年轻人坦诚道:“不是没想过,只是国子监大门我进不去。而大学士府邸和陈少保的家门,估计更难,京城里人都说宰相门房七品官,我又是脸皮薄的人,生怕自己好不容易走了十几里路,到头来连敲个门都不敢。

    再说有这来回二十多里路的功夫,我还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如多抄些经书。”

    衍圣公微笑道:“听你所讲,不像是个急躁性子的,怎么?”

    年轻人尴尬道:“这不总想着写快些,就能少用些墨锭。我们不比你们京城读书人,还讲究什么浓墨淡墨枯笔渴笔的,像好些跟我一样在北凉寒窗苦读的同乡,溪边用手指蘸水在青石板上写,是写。用芦苇杆子在地

    上是写,到了冬天在大雪地里,拿把扫帚也能是写。嘿,到了京城,就算到了下雪天,就我浊地儿,门口好不容易有些积雪,一大早就给家家户户清扫干净了。”

    衍圣公会心一笑,半真半假打趣道:“你说京城人讲究多,那我还真要跟你说个讲究,不管是会试还是之后的殿试,写什么字是有很深学问的,像早年宋家父子主持科举的时候,同等才学的文章,写没写宋体字,名次就有高下了。下一次春闱呢,不出意外是礼部尚书司马朴华和礼部左侍郎晋兰亭负责,其中司马尚书的字,以前无人问津,在当上礼部主官后,‘自然而然’就流传较广了,你要临摹虽不算容易,但也不算太难,记住一点便是,弃楷用行,终归是无大错的。至于那位晋三郎,心高气傲,在字一事上投其所好,没有半点意思。”

    京城卖糖葫芦的小贩都敢说自己见过七八位黄紫公卿,一个儒士善意地侃侃而谈,年轻人毫不奇怪,他感激道:“学生记住了。”

    衍圣公点头道:“不迂腐,很好。酸儒做不得。”

    年轻人忍不住又笑了。

    衍圣公突然问道:“上次殿试,好像没有北凉士子?”

    年轻人嗯了一声,没有多嘴。内幕如何,太安城心知肚明。离阳朝廷限制北凉会试名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上次春闱正赶上新凉王成功世袭罔替,尤其拒收圣旨一事跟朝廷闹得很僵,北凉士子想要出人头地,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没有。

    年轻人想了想,苦笑道:“当时一起进京的五人,四人在今年开春就都回去了,下马嵬驿馆那边,会给咱们北凉落第士子返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