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48 十亿的大订单(三)(2 / 3)  智能工业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样是生产各种机械设备的公司,不过他们在上面各位部委大佬的严重,可没有首都一机那样重要。

    即使这次大部分重要的国营企业技术设备集中更新换代,首都以及重型设备的数额超过三十,而他们仅仅只有六台!

    “怎么会呢,赵总,即使咱们接了贵公司的订单,起码也得明年下半年才能开始交付,你们就这么点儿配额,难道不留着用来采购国外进口的高精度设备?”对与首都二机,云非还是非常同情的。

    虽然他们生产大部分的普通设备,但是技术水平,还真没办法跟首都一机相比。要不然。当初云非直接会找他们合作了。

    首都二机的赵明章还是非承能力的一个厂长,四十岁刚出头的他,临危受命当上首都二机的厂长,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把这个只有两千多人,濒临破产的机械工厂实现扭亏为盈,他们新开发的工具铣以及小型的炮塔铣,虽然刚性差,但是对加工铝件这样比较软的材料以及钢铁零件的精加工,精度效果比普通铣窗加工还要高的多。

    深受市场用户好评。

    如果不是这样。估计这次的国家集中采购。就没有他们首都二机的事情。

    “国外的那些设备。除了价格高一些,精度也不怎么样,咱们国内,也就买买别人报废的二手机以及生产出来精度不行的垃圾机床。咱们何必去受那个洋气?”赵明章的话,顿时让他周围正饶有兴趣观看九一重工的这台试验数控龙门铣,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跑合导轨与龙门立柱之间的间隙的国家各部委的领导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这些领导,一向主张购买国外的进口设备。

    在他们的眼中,进口的数控设备,才是真正的高精度数控设备。

    “咱们还是再去看看我们研究四轴加工中心的现场吧……”这边数控龙门铣看的差不多了,要不要下订单,这些大佬们一时间也下不定决心,反正他们不仅要内部商量☆后还得经过上面的批复才能确定购买的数量。

    毕竟这里面没有几个人愿意向首都二机那样,把所有的大型设备的采购配额都砸在九一重工上面。

    而最后,即使云非不出马,这些重型设备的采购,杨清也会去游说他的那些直属领导们。只有九一重工的这种龙门式加工中心卖得越多,他们这些负责绝大部分的机械零部件生产的合作厂家才能得到更大的利润。

    这事情,他比任何人都还上心。

    当然,各个得到国家重型设备采购订单配额的企业大佬来九一重工这边实地考察,这也是他上下运作的功能。

    跟九一重工的云非没有多大的关系。

    云非只是邀请各个部委的大佬参观工厂,没想到,最后临成行,上面的又有新的变化,为了扩大个工业部以及机械部这些下属国营单位的自主经营权,这次的采购国家只是指导,组团采购,原则上由各个企业自主选择,国家部委的大佬们只是负责集体谈价格。

    “这里就是咱们研制的能够进行主轴立式/卧式转换的仿制德国ep6的四轴加工中心,咱们这是采用了德国人的大部分设计思路,里面大多数的关键技术,根本就无法仿制出来,都得自己研究……”四轴加工中心的研究区域,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第一次对参观团开放。

    这个项目,花费了九一重工往数控机床上面投入的研发经费一半以上的份额。

    最早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在九一重工还没有开始建厂,云非提出,在三轴加工中心上面加装p控制模块驱动的简易回转工作台,形成的第四轴那样的简易四轴开始,到现在过去已经超过了四年的时间,不过也没有取得多大突破性的进展。

    四轴四联动,是一直限制这个项目的因素。

    对此,云非也没有什么办法。

    虽然他见过不少的四轴家中中心,同时也有德国样机供他们拆卸,但是有的东西,根本不是照着别人的产品设计出自己的产品,然后组装就行了的。

    “这个项目,从九一年底立项到现在经历四年时间,耗费资金过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取得太多的突破性进展,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如何实现四轴联动的加工,四轴三联动已经现在已经解决,不过四轴四联动,始终不是很理想……”孙麟对着一脸失望的众人介绍着九一重工四轴加工中心研究进展的情况。

    如果不是云非非得搞这样能够立式/卧式转换的最为高端的四轴四联动机床,在简易四轴的技术储备下,九一重工生产的这种四轴加工中心,应该已经可以投入批量生产了。

    虽然仅仅是比那些简易四轴高级不到哪里去的最低等级的四轴三联动机床,不过由于第四轴跟xy两根移动轴合为一体,这中间的技术,也算得上是国内一流了。

    “孙总工,贵公司的四轴,大概要什么时候能够量产?”对于四轴加工中心来说,对于制造精密机窗的公司来说特别重要。

    “按照现在的进度,研究出来大概还要十个月到十五个月的时间,然后再进行精度的等级提升,达到德国人的rp6或者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