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章:说服孙思邈(2 / 4)  秦怀道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章着急地就要阻拦,李二则看向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笑道:“无妨,伤口已经愈合,适当运动有助于恢复。”

    下床走了几步,没什么不适感,秦怀道心中大定,朝中年男子作揖道:“可是孙思邈神医当面?怀道有礼了。”

    “不敢,真是在下,秦大人医术在下早有耳闻,特别是消毒之技、防瘟疫之法和缝合之术颇为神奇,过些日子等大人好些,还请不吝赐教。”孙思邈回礼。

    秦怀道感激地说道:“孙神医云游天下,造福百姓,圣人之举,在下佩服,赐教不敢当,一起探讨。”

    “你小子也是命大,正好孙神医来长安。”李二在旁边笑道。

    秦怀道心中一动,继续说道:“孙神医,一人之力终归单薄,但天下染病者何止千万,就算日夜奔波,又能救几人?”

    孙思邈有些感慨地点头,想到自己发下宏愿,医治天下百姓为己任,这些年身体力行,但效果甚微,自嘲地说道:“救一人,就是救一家,多行善事,不问前程,乃我辈医者信仰。”

    “孙神医高义,在下有两策可救万万苍生,不知神医可愿一听?”

    “哦,说来听听。”孙思邈来了兴趣。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秦怀道,眼中满是好奇。

    秦怀道正色说道:“神医,医道之所以没落,就是各门各派敝帚自珍,缺乏交流,难以突破,在下愿出资建造一所医学院,收集天下医书共享,再招募天下名医为师,传授医术,类似国子监。”

    “此话当真?”孙思邈两眼一亮,兴奋起来,作为一名医者,太清楚同行情况,核心医术都不愿意轻易示人,时间一长,很多珍贵医术反而失传。

    李二政治敏感何等强烈,马上意识到这里面大有可为,说道:“孙神医,怀道此策大善,就以朝廷名义建造一所太医院,收罗天下医书,知名医者,传医道,不知道孙神医可愿做这院正?”

    孙思邈没有马上回答,看向秦怀道:“早就听闻秦大人文武双全,才思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不一般,不知这第二策又是奇思妙想?”

    秦怀道看了李二一眼,这家伙果然不愧是千古一帝,反应太快了,又朝廷出面做更好,医道事关人命,还真不能资本化,继续说道:“圣上所言极是,由朝廷出面来办效率更高,臣所思欠妥,至于第二策,在长安建立一所大型太医馆,由太医院教习坐馆,学员协助,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员成长更快,并设定考核标准,一旦通过,可去其他地方开始分馆,让通过的学员坐馆,如此反复,用不了十年,则大唐处处有医馆,孙神医也就不用身体力行,到处奔波,一言概之,就是太医院研究和传授医术为主,太医馆救人,实习为主。”

    “妙,此法大善!”孙思邈一点就透,想到了很多,大喜。

    李二也兴奋起来,彷佛看到了大唐境内到处都是的太医馆,这可是青史留名,造福世代的善举,壮举,但没有马上表态,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也想到了两者一旦创办的好处,由衷说道:“圣上,怀道这两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不如也,太医院、太医馆一旦成功铺开,天下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看病问题,天下归心。”

    一句天下归心蕴含太多意思,但在场都是人精,纷纷点头。

    孙思邈不愧是行走天下的神医,经验丰富,直言问道:“秦大人,许多地方不是没有医馆,而是百姓穷苦,看不起病,该当如何解决?”

    众人纷纷看向秦怀道,医者是人,需要吃喝,治病要药,都离不开银子。

    秦怀道也清楚离不开银子,后世不少好医院背后都有浑厚的资本家支撑,想了想,说道:“圣上,孙神医,此事不难,可核算好成本,比如医者每月多少银子,所需药材多少银子,一个月用量多少,全部算作成本,再平摊出去,每家医馆只需要保本即可,场馆投入朝廷从户部出资。”

    “平价救治,不少百姓得益,但还是有人出不去。”孙思邈提醒道。

    “两个办法,

    其一,募捐,不少富人愿意行善,特别是被治疗好的富人,当然,自愿原则,这笔费用专款用于看不起病的人,其二,募捐不到银子的太医馆可以给患者赊欠,等有了再给,救命之恩,患者心中感激,不亏不给,实在不给也算了,太医馆不是商号,不是赚钱的营生,当以救死扶伤为主旨。”

    一席话,所有人沉思起来。

    募捐是个办法,但能募捐到多少没人有把握。

    李二早就想拉孙思邈进朝廷御医,可惜孙思邈不肯,选择云游天下,有了这个办法就能把人拴住,担心孙思邈不答应,赶紧说道:“这事既然是怀道提出,就交给怀道主持,一事不烦二主,孙神医,你看如何?”

    “回圣上,在下考虑一二。”孙思邈没有当场答应。

    秦怀道看得出来孙思邈是在担心朝廷只是一时火热,担心银子不够,想了想,说道:“圣上,无论孙神医是否同意,此事都可行,不如即可明旨天下,让各地收集医书呈上,不用原稿,誊写的就好,再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