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访清松寺(2 / 4)  叱咤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般的佛教建筑入口都是三门而立,所谓“山门”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出了三门殿之后,就见到了一个极大的庭院,而在这庭院之中,最显眼的就是一株株虬枝兀接,青苍滴翠的古松,刚一踏进入,那阵阵松香就扑入鼻中,让人为之精神一爽。

    就在庭院之中,有着一幢极大的建筑,正是庙宇中最重要的大雄宝殿,寺庙里所有的建筑,都围绕着这大雄宝殿而建。

    张浩天迎着满眼青翠,徐徐松香,慢慢的向前而行着,这里实在是太幽静了,静得让人心波无尘,只偶然有鸟儿的“啾啾”声从树枝上传出,让人听着格外的清脆宛转。

    张浩天也去过别的寺庙,不过或多或少都有些游客与朝佛之人,而这“清松寺”内到现在为止他连和尚都没有看到一个,实在是清静之极。

    又上了十余级石阶,就到了大雄宝殿的门外,一尊巨大的趺坐着的释迦牟尼像就显现于眼前,而在释迦牟尼的旁边,还立着两尊站立着的佛像。

    张浩天看过书,知道这两尊站佛像,就是释迦牟尼的两个著名弟子,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释迦牟尼涅槃之后,迦叶尊者继续率领众徒,称为初祖,而迦叶尊者涅槃之后,就由阿难传承,称为二祖,后世的许多佛家著着都是这两名尊者借释迦牟尼之名完成的。

    不过此时,张浩天的目光却投在了三尊佛像之下,在那里,有十余个蒲团,一个身材枯瘦的和尚面对着佛像,盘坐在最前面,而他的身后还有八名和尚分作两排盘坐着,却没有听到诵经的声音,整个大殿内寂静得就像是没人一样。

    吴叔说过,虎爷要是到这“清松寺”来,就会到大雄宝殿后一座供着一尊有点奇怪的女菩萨的殿里去,张浩天也没有想着要惊动这些和尚,就要绕到大雄宝殿的后面。

    然而,就在他要举步的时候,坐在最前面的和尚却忽然转过了头来。

    张浩天知道他已经发现了自己,不由得暗赞此人的耳力好生的灵敏,在上这台阶之时,他是缓慢而行,脚步声应该是极轻的,但没想到还是被他听到了。

    这时,那和尚就站起身,向着张浩天走了过来。

    张浩天这才看清,这个和尚大约有六七十岁,身材瘦小,不会超过一米六五,脸上没有胡须,眼角皱如松皮,但眼神淡泊,脸上带着一种方外的沉静,让人一见之下就有肃然起敬之意。

    那老和尚行走间看来徐如清风,但却很快就到了张浩天的面前,向他合什,用平和慈善的语气道:“施主,到敝寺不知有何贵干?”

    张浩天便也合什道:“大师,我叫张浩天,来自南方,从小在父母的教导下就非常信佛,这次到县来办事,听说这里有一个古寺,就想来看看,顺便参拜佛祖。不想打扰了师傅你的清修,真是罪过。”

    那老和尚却微微一笑道:“张施主年纪轻轻有如此的理佛之心,那真是难得了,修佛之人,就算是在喧华的闹市也一样可以参证菩提,又有什么打扰的,张施主,你既然想参拜佛祖,那就请进吧。”

    听着老和尚的话,实在是有道之人,张浩天更是起了敬意,又合什谢了,这才进去。

    那老和尚带着他绕过了八个正盘坐着的和尚,到了释迦牟尼像之前,张浩天向后瞥了一眼,却见这八名和尚年纪都在五六十岁之间,虽然容貌各异,但此时都低垂着眼睛,双手互叠,像是入定过去了,便忍不住道:“大师,我到别的寺庙,见到和尚们参佛都是要记诵经文的,想不到这里的大师们这么清静。”

    老和尚仍然微笑道:“记诵经文,往往有口无心,不过是些入门的皮毛,本寺的僧人都有二十年的佛学修为,早就到了入定而定,似定非定,冥冥朦朦,与佛相通的地步,那些经文,在他们的心中,而不是嘴上。”

    张浩天只看过一本佛书,知道的也是皮毛,并没有接触真正的有道高僧,听着老和尚的话,实是越来越敬佩了,道:“大师,你们这里就这几位大师吗?”

    老和尚一边去佛前取香,一边道:“老衲这里只收真正的忘尘离尘之人,而如今想进入佛门的人,多是想借佛名取财敛财,是受不了真正苦修的。”

    张浩天点了点头,见到老和尚将香递来,便去接住,他依稀还记得书上说的一些规矩,就用佛前的烛火点燃,然后举过头连敬了九敬,这才插入香炉之中。

    等到敬香完毕,回过头来,见到老和尚仍然面带笑容,就知道自己的动作做得到位。

    当下他又道:“大师,不知道你们的功德箱在什么地方,我想捐一个功德。”

    老和尚摇头道:“本寺既不抽签解签,也不捐功德,张施主不辞辛苦前来诚心拜佛,就已经是功德了。”

    张浩天心中一动,便笑道:“我看别的寺庙,抽签解签都是要钱的,更是千方百计的要善男信女多捐功德,大师不要钱,真是太客气了,不知各位大师生活如何奉养,再说,这佛下的香烛也是要钱的啊?”

    老和尚道:“修佛之人,粗茶淡饭就可,本寺渡日之资,已经有大善人相赠,就不劳张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