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二章 唯一的线索(3 / 4)  叱咤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度发展下去,二十年之内,未必不能超越。

    这时罗莎儿说要带着张浩天他们去用晚餐接风,张浩天也的确有些饿了,就带着上官玉梅和夏玲儿跟着她打开房门,去乘坐电梯,而电梯里则有一个年青的服务生向他们连连鞠躬,然后笑容可掬的服务。

    对于这太多的鞠躬,张浩天其实还有些不习惯,但心里却在感慨,日本人看起来是很有礼貌的,但是,却会做出人神共愤,令人发指的残忍事情,变态的作风更是领先于世界,在他们的性格里,应该是多面的,对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他会慢慢的去了解。

    并没有在酒店里用餐,而是直接乘着电梯到了地下停车场,罗莎儿说要带他们到银座的一家餐厅去吃最正宗的日本料理。

    开着车,没多久就到了银座大街,晚上的银座大街比起下午又热闹了许多,人头攒动,如潮而涌,每个商店的灯箱广告都亮着,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在对到这里的人透着强烈的引诱,显示着不夜之城的魅力。

    在银座大街外找了一个停车场将车停好,大家沿着大街步行,瞧着街道上的商铺里那些时尚的衣物化妆品,上官玉梅与夏玲儿都显出了购物的冲动,想要进去逛逛,但张浩天知道这两人一逛下来要费很多时间,而让罗莎儿与陈志鹏陪着挨饿是很不礼貌的,便出言阻止了,说是改天再来,上官玉梅和夏玲儿也不是不懂事的女人,只得克制住女人天生的购物欲,继续前行。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左右,便到了一间灯火通明的餐馆门前,外面有两名穿着花花绿绿和服,绾着秀发的年轻女人在迎客,虽然说不上漂亮,但皮肤很白,眉眼间很是温柔。

    罗莎儿与陈志鹏显然对这里很熟,便带着张浩天三人走了进去。

    陈志鹏在张浩天的旁边,一边走,一边告诉他,这是银座有名的“松田料理店”,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可说是银座繁华变迁的见证者,做的日本料理非常正宗,用料也很考究,虽然价格比一般的料理店要高出好几倍,但生意一向很好,经常是没有位子,不过他们已经提前预订了。

    走进店内,却见并没有中餐馆的大厅,全是一间一间格子似的木制雅间,而雅间之中,还不时传来人声。

    外面有一个小小的接待厅,瞧着一行人进来,便有一个赤着脚,包着白色头巾的日本子敲着一种竖立着的小鼓,嘴里发了一声悠扬的叫喊,马上又有一名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过来,头上插着长长的发簪,年纪要大一些,而衣着更加艳丽。

    那女人认识罗莎儿,便一边笑,一边鞠躬,将他们一行人往里面引。

    瞧着张浩天的目光注视着那日本女人的和服,陈志鹏告诉他,其实过去日本自己并没有什么传统的服装,但从公元三世纪开始,中国袍子传入日本并产生影响,而日本人不断吸收改进,把中国江淅一带三国时流行的吴服以及唐朝衣饰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和服,不过在日本,仍然称之为吴服,所谓的“和服”,只是外国人因为日本多是大和民族才这么叫的。刚才在店门迎客的,是两个未婚的姑娘,必须将衣襟全部合拢,颜色上要素雅一些,而这接待的店员,则是已婚的妇女,衣襟不必全部合拢,可以将靠颈部的地方敞开,而且衣服一般颜色都要鲜艳些。

    听着陈志鹏的话,张浩天更是深深的感觉到,中国对日本的影响的确是太大了,在中国,你很难看到日本的影子,但在日本,你可以处处看到中国文化,就像是那些店铺上的名字,好多都是汉字,有的通过一个字就很容易猜到是什么意思,中国人学日本的语言文字,应该不会很困难的。

    思想之间,那日本妇女已经把他们带到了一间甚是宽大的雅间里,里面有一个矮木桌,但没有凳子,只有几个座垫,自然是遵循中国席地而坐的古风了。

    五个人围着矮桌子坐下,罗莎儿对着那日本妇女用日语说了些什么,那日本妇女就再次向大家鞠躬走了出去,自然是准备端菜上来。

    没过多久,另外有两名穿着和服的年轻女人端着菜肴走了进来,刚才听了陈志鹏的介绍,张浩天便瞥了一眼,这两人穿的和服颈部处是敞开着的,显然已经结婚了。

    等到菜肴陆陆续续的上来,却见都是用精致的木盘装着,清清绿绿非常好看,而且摆放相当的艺术,无疑是经过精心设计了的。

    c市与s市都有日本料理店,张浩天一直没有什么兴趣去吃,不过上官玉梅和夏玲儿是品尝过的,见到这些菜的品相比自己在中国吃过的瞧起来要好看许多,都很是感兴趣。

    陈志鹏的任务就是让张浩天等人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此刻当然要介绍一番,说是这日本料理也叫做“和食”,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以清淡著称,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 在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所谓的“料”,就是材料与做法,而“理”就是盛放食物的器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