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二章 武士之刀(2 / 4)  叱咤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建筑里,但不是楼房,而是地下仓库,环境虽然差些,但目前来说也只有这样了。

    张浩天知道白鸟家族很快会来惹事,龙盟成员是隐藏不了多久的,暂时克服环境应该没什么问题,便询问柳光祖“中国阳光城”重新营业的情况,柳光祖告诉他,今天下午日本商人在杜赞带领的保安队监视下已经全部清货离场,过去曾经在“中国阳光城”经营过的中国商人虽然都表示愿意重新回场,但大多数都在观望着日本方面的动静,只有四十几家决定在近期内入场,他父亲已经决定,关闭阳光城作一些简单的外部装修与内部装饰,五天之后,正式再用“中国阳光城”的名义开门营业,四十几家中国商户先在底楼经营,而且商品一律打折,吸引人气,等着其余的中国商户陆续进入。

    在柳光祖告辞的时候,张浩天却吩咐了他一件事,那就是让他去找一些中文版的日本剑道书籍与影像资料给自己,趁着“中国阳光城”重新开业的这几天时间,他要有一个初步的涉猎研究,与白鸟家族的人交手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过了一天,晚上的时候,柳光祖便将有关日本剑道的书籍与影像满满的给他带了一箱来,全部有中文翻译,方便他翻阅观看,甚至还给他带来了一柄黑鞘的武士刀,说是柳世兴收藏,是日本刀术名家打造的上品,提供给他观摩。

    等到柳光祖一走,张浩天坐在了卧室的地铺上,对着灯光,拿起了那柄黑鞘武士刀,缓缓的拔了出来。

    这刀一出鞘,便见到精光流动,一线光亮直达刀尖,寒气逼人,张浩天对于刀并不陌生,知道这线光亮称为“刀华”,若非上好的钢材和精致的锻造艺术,就算是在灯光下,也不会出现“刀华”之辉的,不由暗赞了一声。

    等到拔出整柄武士刀,却见约有六十厘米,直长无弧,轻薄单刃,显示出了精悍灵巧的特质,但隐隐又透出杀气。

    虽然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武士刀,也听说过日本的武士刀据说是在世界冷兵器中排名杀伤力第一,他这么近距离的观赏还是第一次,用力弹了弹刀刃,那刀发出“铮”的一声清鸣,微微一折,但立刻复直,韧性应该极好。

    此刻,他的大脑中不约而同的将金龙短刀与这把武士刀比较起来,那金龙短刀是苏志高收集的一块陨石经龙泉村的名家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打造而成,“刀华”之盛是超过这柄武士刀的,而且弹击的声音也要清脆好听些,但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材质所限,只能锻造出一柄不足三十厘米的短刀,虽然方便随身携带,但由于刀身太短,他一些招式的精妙之处无法使出来,一个练刀之人,要得到一柄称心如意的好刀,实在是很难的。

    看了一会儿之后,张浩天就将这武士刀重新归鞘,放在一边,然后去看柳光祖带来的书籍……

    在屋子里呆了四天,在这四天里,张浩天一直沉浸在对日本刀术的研究之中,此刻,他才知道,日本的武士刀发源于中国的唐刀,在大唐盛世时期传入日本,再经日本人的研习修改,扬长补短,将唐刀改短了一些,刀身也直了一些,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刀法技术与刀术精神。过去在日本,只有武士才能够佩刀,而且是一长一短,长刀为太刀或是打刀,短者为胁差,两把刀使用上有分别,长刀是主武器,胁差是备用武器,是在长刀损坏时,才使用的,平常不会使用。而日本的刀法极是简单实用,分为唐竹、袈裟斩、逆袈裟、左雉、右雉、左切上、右切上、逆风、刺突共九种斩击之法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力道与速度。

    真正的日本刀术秘法当然不可能出现在影像之中,但是,当张浩天看完了十余部公开的武士刀法表演,心中已经明白了中日两国刀法上的区别,过去听人说,日本刀法已经超过了中国刀法,这绝对是错误的,日本的文化,包括日本的武学,都是从中国演变而来,可以说一招一式,都逃脱不了中国武术的范畴,日本刀法比中国刀法更厉害的错觉,其实就产生在实用上与修习者练的时间上。

    中国的刀法,由于产生得太早,修习的人太多,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境界,一些用刀的大师就在刀法上赋予了各种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为了应对敌人的不同方式进攻而设计的,所以多了一些防御招式,形成了可攻可守的一套体系,因此将刀法变得复杂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创下这些刀法的大师们都没有想到的,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乱世的纷争,再加上中国武术门派都有着授徒“留一手”的传统,许多的刀法都变得残缺不全起来,到了最后一套原本厉害实用的刀法甚至会变成花拳绣腿,用来走江湖卖艺,就算是有流传下来的,由于招式太过复杂,对传承者的天赋要求很高,十个徒弟之中,也未必有一个人真正学会,这样自然没有什么刀法高手了,反观日本刀法,只在这简单的实用九式之中略加变化,资质粗拙者都可以学会,如果中日两国的初级刀术修习者厮斗,日本一方会占据上风,但是双方的中级或者高级用刀之士对击,中国的刀法绝对会更胜一筹,毕竟武术技击是要讲究攻守兼备的,只攻不守或者攻多少守的刀法虽然前期凌厉,但后劲必然不足。不过可惜的是,无论中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