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七章 双刀争锋(2 / 3)  叱咤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会破绽百出,还是用练得最熟悉的“王家刀法”来得更稳妥一些。

    瞧着张浩天挽着刀花在自己头上盘旋,而三朵刀花之中,只有一朵是实的,一但落下,就要让人身首异处,陈凌龙叫了一声:“好刀法。”龙形刀向上刺出,正中右边的刀花,而在一瞬间,所有的刀花都消失了,他这一刀,竟准确无误的判断出了张浩天真正要进攻的方向。

    张浩天深知陈凌龙无论刀技还是经验都在自己之上,而自己若想支撑下去,唯有借着“王家刀法”的精绝与之游斗,当下在被陈凌龙刺中刀身之后,“狼王刀”蓦地收在了胸前,跟着向对方的胸膛颈喉处搅去,已经由攻上路的“空中雁出顶上飘”变成了攻中路的“伏身盘刀拜观音”。

    瞧着这样的刀法,陈凌龙又叫声好,龙形刀一挥,便架住了他的刀背,然后将刀一滑,顺着他的刀背削向他的右手腕,张浩天的刀再无法递进去,赶紧又是一缩,扬刀将陈凌龙滑来的刀荡开,而陈凌龙并不想和他双刀硬拼,刀被荡开后,顺势又朝着他的颈部斜劈而去。

    就这样,你来我往,雪光闪动,不出十分钟,两人已经斗过了三十余招,旁边观战的诸人,刚才看过黄彪与李长荣的南北洪拳已经是目驰神眩,而如今看着张浩天与陈凌龙斗刀,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要知道,虽然中国的武学一途不仅有传统的十八般武器,还有无数奇门兵器,但江湖上用刀剑之人占了八成,到了近代,长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黑道相争,手枪占其一,拳脚占其二,棍棒占其三,而砍刀却是最多的,占到了四成,只是大家平时相见的刀战,几乎没有什么刀法,凭的只是气势,力气,反应,经验,乱砍乱劈,十来招就可以分出胜负,就算是有练过刀法的,五十招以内也能分出高下,可是场中两人如此重如此快变化如此多的刀法比斗,实在是第一次见到,这才明白“南浩天,北凌龙”之说当真非虚,别说两人现在拥有的势力,便是身手刀法也非他人可比。

    目睹到这样的情景,一些上海的黑帮老大目光闪烁,显然在重新思索凭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够抵挡两帮人任何一帮的进攻。

    王彬跟着张浩天学过一些刀法,面对着这样罕见的高手相斗,一直是不眨眼的观摩着,但五六十招过去,场上的两个人还是分不出胜负,瞧着黄彪已经裹好了伤,坐在离自己不远处的一张椅子上凝视着场中的龙争虎斗,赶紧走了过去,忍不住道:“黄长老,你的功夫和经验最深,你说说看,老板能不能羸这个陈凌龙?”

    黄彪虽然受伤不轻,但关心着这场生死之斗,是以谢绝了范兴安送自己到医院去的好意,在包扎之后继续留场观战,他虽然不练刀法,但深谙武学之理,已经看出了陈凌龙在刀术的造诣上比张浩天要高,完全到了收发自若,随心所欲的境界,而张浩天只是仗着一套精绝的刀法在支撑着,可是,对于陈凌龙这样的刀术高手来说,只要对方施展了一遍所学,就可以摸索出其中的脉络,哪怕是张浩天同一招的刀法有着不同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刀招相异,但刀意相同,普通的用刀之人或许搞不懂,但遇到陈凌龙这样的高手,那是非常危险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张浩天已经占了下风。

    虽然心里明白,而且暗暗担心,但黄彪的嘴里自然不会说出来,听着王彬问询,便道:“浩天和陈凌龙各有优势,现在还看不出来谁输谁羸,不过任何事都可能发生,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王彬知道他说的“任何事都有能发生”是指的是张浩天有可能丧生于陈凌龙的刀下,连忙道:“不会的,死的一定是陈凌龙,哈哈,要是他被老板砍死在这里,真是弄巧成拙,北雄帮也没这么嚣张了,上海黑道这些家伙一定会对老板敬畏得五体投地,从此乖乖的听从老板的调遣。”

    他嘴上虽然在笑,两双眼睛却紧盯着场中,不知怎么的,一颗心开始狂跳起来,完全不敢想像要是张浩天出了事接下来会怎么样。

    这时张浩天与陈凌龙已经斗了百招,从场面上看,刀来刀往,的确是看不出谁吃亏,但是,就和黄彪所想一样,他已经处在了下风。

    原来,王家刀法本是创于战场,大开大阖,威势慑人,虽然后来流于江湖,经人改良,有了一些精巧的变化,但主要的刀势并没有变,整套刀法只有八招,最后一式“麒麟阵式皆着刀”是刀法里最厉害的精华,不过是用于群攻,因此单打独斗只有七招,现在这七招他已经各用了好几遍,陈凌龙应付起来明显的越来越轻松,自然是慢慢的摸索到了他的刀法脉络。

    厮斗间,陈凌龙的攻势并不多,只是在见招拆招,看起来似乎大是被动,眉宇中却露出了猫戏老鼠般的眼神。

    张浩天心中开始冰冷起来,因为他真正见识到了陈凌龙的刀技,可以肯定的是,他习练的刀法虽然搏杂,但是绝对比不上自己的“王家刀法”,因此他才攻少守多,可是“王家刀法”虽然攻势凌厉,用起来虎虎生威,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不宜久战,须知攻势越威猛,就越消耗体力,如果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那么刀法的变化也施展不出来了。

    此刻他总算彻底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