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9章 交锋之二一(3 / 3)  千山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不说,大皇子在政治斗争中进益颇多。

    总之,五皇子在江南的消息,一日之内,传遍帝都豪门。

    谢尚书当天都去了趟五皇子府,倒不是为了五皇子在江南的事,谢尚书是为了给谢莫如提个醒,你可别成天乱说话了,蜀中那事儿,不好随便说的。你是随便说,别人都当真的。

    谢莫如道,“倘有人当真,正好迷惑靖江细作。”搅乱一池春水啥的,谢莫如从来不介意,她干惯了这等事的。

    谢尚书很无奈的,“就怕你随便一说,正说中,岂不招祸。”他真是不晓得谢莫如是怎么琢磨到蜀中去的,明明蜀中离闽地山高路远。

    谢莫如道,“我也就随便一想,祖父不会以为只有我想到蜀中吧?靖江难道想不到?我都想得到,靖江消息只有比我更灵通的。”

    “事涉太子,未免叫人多想。”

    “喜欢多想的人,自然会多想。像我,我就不会多想。”

    谢尚书给噎的硬是不知要说什么好了,是啊,谢莫如不多想,她随便一想,比人家多想的更要人命。

    好在,谢尚书过来,也不只是想给谢莫如提个醒,确定谢莫如很有把握后,谢尚书略说两句,便告辞回府了。谢莫如吩咐侍女取了几匹上等细布,说是给孩子们做衣裳穿的,让谢尚书一并带了回去。

    谢莫如就这么,不留神的又出了个大名儿:因为阖帝都都知道了,太子在蜀中呢。

    消息来源:谢王妃。

    谢莫如对此没什么观点,也不想表达什么看法,她在给五皇子写回信,先公后私,谢莫如先就闽地形势给五皇子一些鼓励,接着又说了自己对蜀地的推测,与五皇子写道,“薛帝师其人,深不可测,陛下留其于蜀中,必有深意。近来惴度江南,似有所悟。吴国公者,天子近臣也。纵身遭不测,亦当保太子无忧。太子谜踪,恐多涉蜀中。惜吾于前事多有不甚明了之处,此推断,亦恐疏漏。君可谴人暗察闽地进出道路,倘靖江多有安排,君亦当慎之再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密察蜀地即可,切勿亲身往之。太子倘居闽地,帝师自有安排,君去,无益。太子倘安居他处,君亦无需亲身涉险。君之安危,关系江南半壁,然,纵江南半壁,于吾心中,亦以君为最重……父母儿女,皆自安好。惟盼君早日归来,勿使相思深入骨。”

    做为信件的拆阅小专家的皇帝陛下,看到五皇子与谢莫如的信件,整个人都不大好了。

    一个是,“自与卿卿结发,未有分别。今相隔两地,甚念其念。”

    一个是,“然,纵江南半壁,于吾心中,亦以君为最重……惟盼君早日归来,勿使相思深入骨。”

    穆元帝想说的是:朕都不认识你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