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皇后之四(3 / 5)  千山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谢莫如想了想,道,“你这一去,太医院院使之位也是极要紧的,依你看,谁人合适?”

    窦老太医道,“当下看来,太医院诸位同僚虽好,论医道皆不及小夏神医。不过,他不在太医院,这是一层障碍。太医院中,还有周吴二位院判,周院判金针是一绝,吴院判擅治伤寒,各有所长,论资历,周院判较吴院判更早进太医院,当院判的时间也更早些。”

    谢莫如见窦老太医说的公允,问他道,“听说你有一子在太医院当差。”

    窦老太医谦逊道,“他还是年轻,尚需磨砺。”

    谢莫如,“我知道了。”命紫藤赏了东西,便打发窦太医下去了。

    窦老太医要致仕的事,穆延淳自然也知晓了,事实上,窦老太医先上的致仕折子,也在新君面前面禀了致仕之事,穆延淳挽留一二,窦老太医定要守家里规矩,穆延淳也只得罢了。只是在太医院院使上,穆延淳很有些想让夏青城为太医院院使的意思。谢莫如笑,“陛下先去问问夏大夫,可有入太医院的意思吧。”

    穆延淳去问了,然后很郁闷的同妻子道,“你怎么知道夏大夫不愿意在太医院的,他现下不也是为太皇太后调养么?”

    谢莫如笑,“殿下想用人,得看其人志向,不说别个,当年太\祖皇帝何其英明,偏在江北岭身上碰了三回钉子。可先帝用筑书楼一事,便将江北岭留在了帝都。夏青城此人,是要成为一代神医的。神医同御医,是两码事。倘长久在宫里,就限制了他。再说,太医院院使,非但医术好,要知道太医院里除了院使,还有院判二人,御医十人。这十二人,都是院使管辖。除此之外,还有生药库,惠民药局的事,也要院使管的。就夏大夫的性子,他看病是把好手,管人却不一定成。要是陛下实在想用他,我给陛下出个法子如何?”

    “说来听听。”

    “咱们皇室内书库里有好几卷难得的医书珍藏,甚至还有秦汉时的一时医典,现今难见的。陛下拿此物令夏青城留任太医院,估计他也肯的。”

    穆延淳想了想,最终没勉强夏青城,但那几卷医书也借与他研读,可是把夏青城感动的够呛,与六郎和小唐道,“陛下实在是一位明君哪。”

    六郎&小唐,“这不废话么!”

    夏青城不理他们,他已经决定,除了照料太皇太后的病情,就是悉心研读这等宝书了!

    穆延淳对妻子道,“我这是先助他成就医道,待他真成了神医,咱用起来更便宜。”

    谢莫如笑,“陛下圣明。”

    穆延淳也是一笑,他性子宽厚,并不愿如何勉强夏青城,何况太医院里窦家医术也是祖传的精妙,老窦太医致仕,穆延淳索性就提了擅金针的周院判为院使,同时将先时在他王府的程太医补入了院判一职。

    窦老太医得知此事,对儿子道,“皇后娘娘一直对窦家颇是照顾,眼下你虽只是御医,也要尽心当差,万不能堕了家族名望。”

    小窦太医连忙正色应下。

    周院判特意过来谢了一回老上司,窦老太医并不居功,道,“老弟你的医道,太医院人人皆知,院使一职,实至名归。”

    周院判却是知道老上司定是为自己说了好话的,只是,客套的话说多了也无益。恩情记在心里便是。周院判此次过来,一为道谢,二则周院判以前却是没服侍过帝后的,这里就要跟老上司取取经了。窦老太医做院使多年,不能说的话一句不说,但也给了周院判许多有用的意见。

    周院判夜黑方自窦家告辞。

    窦老太医送走了周院判,自己去书院独坐。他侍奉先帝一辈子,先帝待他甚厚,先帝病重时,皇后娘娘受先帝临终前召见,其实当时为先帝主治的是夏青城。但,皇后娘娘到昭德殿时,漫不经心的扫了他一眼,他不知因何,就是觉着皇后娘娘那一眼是看他的。当时真的鬼使神差的,窦太医甚至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皇后娘娘那一眼扫过,他便不着痕迹的闭了闭眼睛。他不晓得皇后娘娘是否留意到,但,皇后娘娘进去先帝寝宫未久,先帝便已崩逝。

    到底,皇后娘娘当时是不是……

    而我,堂堂太医院院使,先帝重用心腹之人,当时为什么会……回应皇后娘娘的眼神?

    窦老太医想,这大概是自己终生都不会知道的秘密了。

    窦家当然受过谢皇后的照顾,从初建闻道堂便让窦家医馆驻入时起,谢皇后对窦家虽态度平平,但实打实的,窦老太医明白,皇后娘娘,是有在照顾窦家。

    这里的收买交好之意,窦老太医在先帝身边多年,自然明白。

    但,窦老太医从来没有为皇后内应的意思……可当时,先帝弥留,我是不是有私心要示好皇后?我是不是泄露了先帝病情的秘密?

    致仕也好,窦老太医委实有些累了。

    若谢莫如知道窦老太医心中的种种烦恼,肯定会说,窦老太医非但医术不错,医品更是不逊于医术。谢莫如那天当然看到了窦老太医的闭眼睛的动作,但那时只是谢莫如对于穆元帝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