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7章 皇后之十(4 / 5)  千山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恩。

    谢莫如笑,“坐吧。”

    一时,端宁公主过来,大家一并坐着说话。端宁公主听说她二人也去秋狩,便叫她们去看自己的小马,准备送她二人一人一匹,到时好一道骑着去秋狩。

    孩子们去玩儿了,宜安公主陪谢莫如说了些家里的事,谢老太太的情形,家里谢芝兄弟如何。谢莫如道,“说来,阿芝他们也出孝了。”

    宜安公主笑,“是啊,时光快的很,转眼间,孩子们也都大了。”

    谢莫如心下也是一叹,道,“可不是么。这也才几个月不见莫春和思安,这一进宫,都是大姑娘了。思安辈份小,年岁却是比莫春大的,她既出了孝,这亲事也要张罗起来了。”

    宜安公主脸色有些凝重,看样子,谢莫如是没有让谢思安嫁到皇室的意思了。谢莫如道,“思安与莫春,都是跟我住过好几年的,她们的亲事,要是相中了谁,与我说一声,我必不能委屈了两个丫头。”

    宜安公主满脸笑意的应了。

    宜安公主当天回府后将事与丈夫说了,谢柏去了一趟承恩公府,与母亲兄长商议了一番,既然皇后娘娘没这个意思了,谢思安的亲事就不能让人误会她们有谋求皇子妃之位的意思。谢柏道,“就让思安住公主府,公主出去应酬,多带着她,外头人就会明白的。”谢家出了一位皇后,现下只恨家中女孩儿太少,如谢思安这样自小跟着谢皇后长大的,虽不能去谋求皇子妃位,但也说明,谢莫如仍是扶植六郎的意思。倘谢莫如看中的仍是六郎,那么,其他几位皇子,将来也只是藩王。与其届时随藩王远去就藩,倒还真不如在帝都寻一殷实人家。谢思安的教养出身,完全可以寻到一门上等亲事。

    谢松道,“这样也好。”

    谢老太太也没意见,只是心下未免可惜。

    秋狩前,谢莫如就与丈夫说起四郎五郎的亲事来,昭明帝还道,“我看思安那孩子不错,自小看到大的,知根知底,品性也好。”他倒不介意妻子娘家出一位皇子妃。

    谢莫如笑,“我既是陛下的皇后,凡事更当慎重。有侄女做儿媳,我这心怕是要摆不平了,我也想过此事,还是算了。陛下为我拒选后宫,我也当为陛下多考虑。人都有私心,还是自源头把私心掐了的好。陛下让我看的女孩子,唐家、贺家、韦家的女孩子都不错。”

    夫妻多年,也不必那客套腔,昭明帝捏捏妻子的手,与妻子道,“唐家我一直有些犹豫,唐相为首辅,你说,要是选唐氏女为皇子妃,唐相会不会有些偏颇?”

    “私心当然有,但,苏相当年重孙子为安平郡王妃,还不照样为先帝分忧吗。”谢莫如笑,“陛下再想想我当年。”她嫁给昭明帝多少年,谢老尚书还骑墙头呢,指望着一个女人改变政治人物的立场,仅靠亲缘是绝对不够的,那得需要实实在在的利益。

    昭明帝一笑,“那便以唐氏女配四郎,以贺氏女配五郎。”

    “韦氏女呢?”

    “北凉王太子向我求娶我朝贵女,以韦氏女为北凉王太子妃,如何?”

    谢莫如想了想,道,“北凉王太子不同于西蛮王,他是投奔了我朝来的,倘以重臣之女相配,何不许以藩王郡主呢?郡主身上,到底有我皇室血脉。以后诞下世子,岂不更为贵重?”

    昭明帝道,“眼下大哥家的温安已许配了永定侯家的长孙,再有适龄的就是三哥家的嫡长女了?”

    “不若陛下为郡主赐下封号,再亲赐此亲事,岂不好?”

    昭明帝原还担心齐王毕竟是谢皇贵太妃之子,妻子会不会不愿意呢。谢莫如看丈夫面色,温声道,“我与陛下夫妻一体,有什么比咱们的江山更为重要呢?再者说了,眼下王太子还住在帝都呢,又不是立刻就到北凉去。便是将来有去的一日,也是风风光光做王后去。这可是正经八百的王后,而非西蛮王那个四个王妃之一。”

    昭明帝道,“那成,朕这便令内阁拟旨。谢皇贵太妃那里……”

    “我自会与谢皇贵太妃说的。”

    内阁对这桩联姻也很满意,北凉王太子一直想复国,但复国可不是空飘飘的一句话,陛下许之以郡主,也是内阁所乐见的。于是,很快拟出旨意,封齐王长女为温庆郡主,赐婚北凉王太子。

    谢皇贵太妃那里,自也闻了消息。谢莫如有意先让人漏了消息给谢皇贵太妃知道,待谢皇贵太妃冷静下来,她再过去说一说此事的。谢皇贵太妃一向是个玲珑人物,待谢莫如过去时,她已恢复了平静,甚至,脸上也重匀了胭脂。打发了宫人,姑侄二人单独说话。待谢莫如说完此事,谢皇贵太妃轻声道,“这也是皇家贵女该尽的责任,既是陛下与娘娘相中了她,也是她的福气。”

    谢莫如点点头,“多谢姑妈体谅。”

    “皇后客气了。”谢皇贵太妃道,“当年,先帝欲谴娘娘和亲西蛮,先帝问我意见,我说,谢家一向对朝廷忠贞。”话至此时,谢皇贵太妃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淡淡道,“自从娘娘嫁与陛下,我其实,一直想同娘娘亲近。娘娘待我,却一直很疏远。我先时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