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节 死人身上的墨玉(2)(2 / 2)  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桌子。苏老板亲自把店里的货清点了一遍然后打发走了伙计准备关门,我掏出那块黑牌子让他看了看。

    苏老板的经验丰富,而且眼光独到,很少有掺假的东西能从他眼里漏过去。他拿着牌子仔细看了半天然后摘掉眼镜问我:这是收来的?

    “不是,是我家里传下来的,您能看出个样儿么?”

    “这东西我不敢妄下结论。”苏老板说:“不过要是我看的不差,应该是块墨玉,陈兄弟,这是你家传的东西,你会不知道根底?。”

    在三谭院混了这么长时间,我根本就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墨玉,讪讪笑了笑:“这个我确实不知道,就知道是父亲留给我的。”

    苏老板接着说:“墨玉是软玉,色重质腻,纹理细致,向来为治砚、刀工之上佳珍料,细分起来也有很多种,单从颜色上看,就有墨玉白玉底、墨玉碧玉底、墨玉墨底等等类别,中间要再捋的更加细致,还能分成点墨、聚墨、全墨,这物件是上天造化,并非到处都有,走遍天下也就富平、和田两地出产,秦代李斯的《峄山刻石》,东汉合阳的《曹全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乃是西安碑林的镇馆之宝,用的均是普通的富平墨玉,要说最出名的,怕还是乾隆帝时天山将军济度苦心寻来百年难见的玉料又托高手匠人费无数心血雕琢的墨玉九龙盘,堪称国宝。据我看,你这块该是墨玉墨底的和田墨,从内到外都是黑色,颜色纯正,罕见。年轻的时候我见过一只墨玉镯子,实属精品,但品相似乎还没有你这块好。只是这块玉上没留什么文饰图案,我倒很难判断它的年代了。”

    “这块玉大概能值多少钱?”我问,听到我问价格,一直心不在焉的松爷顿时来了精神,急忙往苏老板跟前凑了凑。

    “只有确定了它的质地和年代才能估摸出大概的价格,怎么,你有意出手?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东西,要不要请个眼来看看?”

    眼在阳川以及附近几个地区的古玩圈里泛指鉴定古玩的人。每个市场都有很多专干这活儿的。眼也是分档次的,毛遂自荐自己找活儿的眼是最低档的,叫小眼,被某人或某店专门请来镇店的叫大眼,需要人到家里去请的就属于有道行的了,叫鬼眼,还有极个别只在传说里听过的神眼。

    苏老板在我心目中已经是个古玩方面专家级的人物了,连他都吃不准的东西很少见。听他这么一说,我很迫切的想知道这块墨玉的具体情况以及价格。松爷在旁边说:“苏老板你就给个大概价钱,咱们是来往多少次的老交情了,要是合适,这东西就给你留下。”苏老板笑笑说:“这块要真是墨玉墨底,那是要论克卖的,我这小店吃不进这么大的货。象这种东西,一辈子有缘一见就属难得了。陈老弟,你祖上能有这块玉想必也不是寻常人家,家传渊源啊。话说回来,三谭院这里大大小小的眼我都还算熟,不过据我看,能识此宝物的再无一人,整个阳川恐怕也只有卫老先生有这法眼。”

    “卫老先生?”

    “神眼卫垂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