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节 武陵之行(2 / 2)  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厅几处窗帘全都拉好,然后坐下说道:“要说这块墨玉,就得提到河山诀,我得书的经过实在有过离奇。去年年初,天气尚冷,我家附近来了个行乞的老头儿,瞧着年纪比我也差不了多少,衣衫单薄,着实可怜,只不过叫花子我见的多了,象他这样的却是头回遇到。这老乞丐从不张口向人讨要,有人可怜他,丢些零钱剩饭,他连瞧都不瞧一眼,在寒风里一坐就是几个钟头,那些零钱剩饭动也不动。莫看现在日子好过了,可我早年间也是苦出身,对这样无家可归的落魄人万分同情,见这老乞丐与众不同,便端了碗干净饭拿给他吃,想是我俩年纪相仿,我又实心怜悯,因此老乞丐不理旁人的施舍,倒端着我给的饭片刻吃了个精光,吃过饭,一个谢字也不说,只顾对着太阳晒暖。从此以后他天天来,我天天给他饭吃,日子长了,随口跟他交谈几句,不料这老乞丐竟然谈吐不凡,除去外貌,根本不象是个行乞之人。我心下十分惊讶,猜测他会不会是位看破尘世的高人?于是加意照料,不但给他的饭都是单做,连我没上身的新冬衣都拿了给他御寒。如此过了将近两个月,有天老乞丐吃罢饭后伸个懒腰,塞给我一本古书,说瞧你是个好人,闲暇时拿去读读吧。我接过一看,正是河山诀,略翻几页,内容隐晦,一时半会儿之间看不出真意,等再抬头时,那老乞丐已经走的远了,这一走就没了踪迹。”

    韩老头儿的得书经历果真离奇,我们先是斗败金七爷,又费劲连哄带骗才从苏玉手中拿到圣师手札,韩老头儿这本手札竟然是人白送他的,真叫我有点哭笑不得。

    “待我把书通篇读了一遍之后有些吃惊,这河山诀竟是唐代无极圣师传下的手札,不由来了兴趣,连着好一段日子天天沉浸其中,等我看懂了六七成时,更是吃惊,原来书中不光记载着无极圣师毕生所学和首创的旁门异术,还隐隐牵扯到宝藏。说句实在话,我这一生经历的大风大浪也不算少,将世情看的通透,丝毫没有染指宝藏的野心,只是拿此当做消遣。谁知道把书看至七八成深时,却无论如何再也参悟不透,想来必是自己天资有限,所幸已得之甚多,便将这部古书撂下,没再理会。”

    如此说来,韩慕亭也是清楚宝藏一事的,虽然他嘴上说着没有染指宝藏的野心,但我们却有些不信,若真无意,又怎会叫自己儿子去摸了那块墨玉?这心思却只能藏在心里,不便言明。

    韩慕亭似乎知道他的这番说辞与所做不太相称,致使我们不大相信,接口说道:“也是我上了年纪,管不住自己这张嘴,洞悉了河山诀里大部分隐情后忍不住当作见闻说给儿子听,原本只是我们父子闲谈,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得知世间真有圣师宝藏这事后,极力撺掇我起出这座宝藏。我们韩家人丁不旺,大哥家是个丫头,我也只有独子,从小溺爱惯了,家传的手艺虽都学全,可性子倔强,想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不论我怎样劝说均不济事,后来我想,书中记的明白,寻找圣师宝藏不是件容易事,任他去做,等到碰了钉子,知道难处,自己就会回头,于是细细叮嘱他一番,叫他万事小心,不可托大。因为武陵紧挨着广安,那里恰好是当年祈仙教四个传教使其中之一落脚的地方,藏着一块墨玉,于是我儿子未冬便挑了广安先行动手。”

    说到这里,我们才知道原来韩慕亭竟似真对宝藏无心,倒是他的儿子韩未冬经不起诱惑,先于金七爷将墨玉带了出来。

    韩慕亭自打我们进门开始语气一直都是平静和气,这时突然变的悲重起来,“未冬这一去确实是把墨玉找到,但他后半辈子却也是毁在了这块墨玉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