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三十九章 制订规矩(3 / 3)  三国之帝国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情吗?”

    “其他的没有什么急需处理的事情,公文都在。您慢慢批阅。”

    一看那一堆公文。郑啸地脸当即垮了下来,救命啊……………………

    曹操在刘备的“帮助”下,终于击败了袁术,权势滔天的袁家失去了他们地霸主。而曹操,现在却面对的是一个让他发愁的摊子。

    中原是很不错,但是曹操这一段时间是又气又急。领地内的经济措施改换了一波又一波,可每次都是功亏一篑。之下百姓怨声载道。他辛苦经营了半辈子的名声毁于一旦。

    军屯的田地又歉收,让他地军粮也开始捉襟见肘。要不是属下众多人劝解。他定然多征收粮食了。

    好在击败了袁术,曹操也效仿郑啸,抄家,还好袁术家是巨富。要是没有这些钱财,怕是曹操治下已经乱了。

    民生凋敝,军粮不足。曹操却一直找不出谁在幕后操作,给了他这么大的麻烦。本来以为是袁术,可仗都打完了,袁术都失踪了,这还是一样。这个时候谁也说不好,刘琦,郑啸,孙策,陶谦,都有可能策划这些事情。

    郑啸,最强大的敌人。但是郑啸只是个武夫,这样的计划对他来说,应该不会采用。

    孙策,还没有足够的量北上,就是折腾这些也没用。

    陶谦,这家伙是个精怪人物,可他没有什么进取之心,偏安徐州。

    刘琦,最有可能是他了。否则在最后,荆州大将文聘举兵攻打袁术,时机上太巧合了。他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量继续战争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将庐江郡和安丰郡取走。

    虽然此举是帮了自己大忙,可他刘琦的势力也扩大了不少,拿下了长江以北地大片土地。而时机,恰恰就是这个时机,把握地恰到好处,九成就是刘琦干的。要不然他刘琦刚在巴蜀和郑啸打了一仗,损兵折将的,又怎么会这么有把握的开战了。

    曹操心中将敌人打了转,可最终也没能确认是谁干的,现在都是猜测,等待有证据了再说吧。

    其实曹操不在乎证据不证据,他更需要的对策,至于到底是谁干的却不是眼前之急。连荀攸荀公达这般才华都被这计策弄地焦头烂额,狠毒啊。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太好地对策,让曹操一筹莫展。

    再这样下去,不用别人来攻,民变就能将他击垮。现在曹操不得不采用戏志才给他的出地主意,各地官府开市。

    开市的时候有官府专门派人坐镇,一旦发现有使用劣质铜钱的立即拿下。现在曹操就在和几个人商量是不是铸造新铜钱呢。

    或赞同,或反对。最后曹操看向自己的心腹戏志才,看他的想法。

    “主公,这铸新钱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新钱和旧钱之间如何兑换?这是关乎百姓民生的一件大事,马虎不得啊。

    同时,即便我们铸造了新钱。敌人就不会造假了吗?显然会继续,不管我们在怎么变换,一样会被造假,铸新钱只能延缓一时之急。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打败这个敌人才是解决之道。而我一直认为,这件事情的主谋,还是郑啸。”

    “郑啸?他一个莽夫,会使用这样的计策?”夏侯不服气了。

    “夏侯将军,人都是会变的。现在的郑啸已非昔日之郑啸,若还是用以前的目光看他,会吃大亏的。”

    曹操也点点头:“那你说说,为什么认为是郑啸干的,而不是别人。”

    “第一,郑啸有这个便利,并州的铜山春秋时代就有名气了,他要铸造铜钱就有先天的优势。

    第二,郑啸有这个实力。铸造铜钱并不是多简单的事情,而郑啸下属的匠造坊却可以很轻易的造出铜钱,且是以很低廉的成本。

    第三,郑啸有这个动机,铜钱的使用普遍应用在百姓身上。而百姓一旦无法无法过活,会如何?不管是逃荒还是迁徙,那么黄河以北就是他们最好的出去。

    所以我说是郑啸做的,而不是别人。”

    “刘琦呢?有可能吗?”

    “也有,只是他的可能性比郑啸小多了。我也怀疑过是刘琦干的,就是因为他举兵攻打袁术的时间太巧合了。这个时候袁术已经被我军打残,这个时间出手。我们无法继续战争,袁术更无力战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得手了。这也只能说明,有高人指点刘琦。

    可铸造劣质铜钱导致的后果是,郑啸得利大,刘琦得利小,而我们损失。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派去四方使用这些劣质铜钱换回货物的地方,郑啸这边最少,徐州陶谦这边最多。这也很能说明问题。”

    “不管是不是郑啸干的,我们都必须打败郑啸,否则我们永无宁日。诸位可有什么良策?”

    “就目前而言,打劫最实际。”

    “打劫谁?”

    “最富有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