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九十八章 强盗逻辑(2 / 3)  三国之帝国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

    一下子数百万两金银入库,杨松地脸都笑开了,罕见啊。不过他听着嬴啸又要花钱,心中是一颤抖,纯粹是职业病。

    “陛下,这些钱只是补齐了我们拿下草原的账,国库现在还不够充足啊。”

    “哈哈,你杨松还是老样子∞就在给你找一条财路,赵云已经控制了阿尔泰地区。这阿尔泰在汉语中就是金的意思。赵云正等你派人去呢,他会配合你的。”

    一听有金矿,杨松两眼放光的开始策划了。而嬴啸却在训示了:“有钱就要花,反正都是花在朕的子民身上。藏兵于民,藏富于民。这才是帝国的基石。今年给各地学宫的钱在上调一成,还有,刘晔那边也多给点钱,别让那些娃娃亏了,以后朕还要用他们呢。”

    杨松是明白人,他很清楚。财富到了百姓手中,却不会影响国库。百姓钱越多,国家才会越富有。只是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个事情。

    “陛下,藏富于民固然是好的,可以前地教训也是要注意的。朝廷需要钱财的时候,百姓却不愿意拿出手中的钱财。现在已经有迹象了,臣常听说现在百姓参军的积极性远没有以前高,这也是财富带来的负面影响,陛下。不能太由着百姓啊。”

    “说地好,不过这些朕都知道。不过你想想,一个富有的人会不会拼命去保护他的财产?而朕的军队不是混饭吃的地方。是建耿业的地方。若只是为了吃饱肚子,那他们就在家待着吧,只要愿意干活,现在大秦还饿不死他们∞的军队,要的不是废物,要的是真正地男儿,真正的勇者。”

    “可陛下,生活太优越的人,谁又愿意做这厮杀汉呢?”

    “这由不得他们。在朕全民皆兵地政策下,谁也逃不过这关。在朕的征召之下,就是再富有的人也必须上沙场打滚。这是风气,朕会注意多培养这些的。你现在就花钱就是了,财富到了百姓手中才会带动发展,放在朕的国库里却只能等着发霉。”

    “是。”杨松可没胆量违逆嬴啸,反正国库里有的是钱,他也没什么可愁的。

    大秦这样的高速发展,却从不缺少金钱。为什么?一方面源于百姓们的创造力,他们通过自己地努力,可以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在税赋很少的情况下,他们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就是嬴啸的抢劫政策,附近蛮夷的财富被嬴啸源源不断的拉回国内,充实国库。

    若是按照以前那样等着百姓的税赋来规划支出,那现在大秦的财政早就成了负数了,还是一个极其可怕地天文数字。

    可嬴啸却有一套理论∞的国库空了,那就去取。那些敌人的国库是满的。只等朕的军队去拿。就算国库没有,敌人的土地矿山也是不会动的。你说没人去劳动。这不是问题,朕从来不会杀的那些人亡族灭种,为什么?就是因为需要他们去劳动,去将那些不是财富的财富变成财富,在拉回国内。

    朕地子民需要修养生息,所以需要奴隶来完成繁重地建设。纵观现在遍布全国各地的驰道,八成以上都是奴隶完成地。奴隶们没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是劳动,那里需要就去那里。

    在这里,他们没有人权,想活下去就只有努力的劳动,付出劳力换取他们的口粮。人们走在宽敞平整的驰道之上,却不会有任何人想起为修建这些驰道而付出血汗乃至性命的奴隶。

    奴隶不够怎么办?很简单,去抓啊。看起来奴隶制似乎是一种后退,可实际却不是这样。一个封建帝国,存在奴隶,可这些奴隶都是什么人?曾经的敌人,被征服了。嬴啸对外夷从不讲德政,他要的是畏惧与屈服。

    现在奴隶们的下一代都在被他集中教育,虽然这些人失去了骨肉亲情,可他们长大了,却是帝国的人手了。故国,在他们的概念将不存在,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了。嬴啸知道,外面还有很多的国度,那里有自己需要的一切,财富,奴隶等等等等。

    嬴啸一直坚信,炎黄文明是最先进,最伟大的文明。他的逻辑是将文明的火种洒遍自己知道的所有地方,这不是简单的破坏,而是文明的取代。因为我们炎黄文明是先进的,伟大的。为什么还要这些蒙昧的文明甚至很多地方还称不上文明的文明存在呢?

    这是一种强盗逻辑,可却被嬴啸当成了文明取代。他总是认为,一切都是胜利者说了算的,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力去说这一切。所以他需要胜利,不断的胜利。

    他已经拥有了最强盛的国家,最勇猛地军队,所以他的野心也是最膨胀的时候。

    “杨松,现在全国各地粮价如何?”

    “启禀陛下。粮食的价格维持在一石一百二十钱左右。全国各地都有朝廷的收购点,在丰收的时候高于市价收购粮食,在歉收地时候低价的放出粮食。”

    田丰也出来补充起来:“启禀陛下,现在您完全不用为粮草担心,现在各地的官库都塞的满满当当的,还在不断的兴建粮仓。根据陛下的策略。存放超过两年的粮食,全部会被优先处理掉。”

    “好,由你掌控朕就放心了。不过也要注意,不要被下面的人糊弄了,三年前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