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百零六章 西域暴乱(2 / 3)  三国之帝国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嬴啸表面忧郁,其实心中早乐开花了。因为西域诸王的归降,他又是刚刚控制西域,需要这些西域的贵族们帮助安定地方。这些人若是留着,就好像中原的地方门阀一样会操纵地方。

    现在这一事件,刚好就给了嬴啸以借口。一个里通外国的帽子压下去,就可以大力整肃这些西域的贵族了。没有了这些人,西域就彻底掌握在他嬴啸手中了。至于死几个奴隶,连这些人的主子都不在乎,他嬴啸就更不会在乎了。

    本来以为这些人会有所收敛的,可想不到这些人却在这般痴心妄想。那么他们送来的这份大礼,嬴啸自然会收下。随着具体消息传来。嬴啸也了解到事情地始末。确实是安息人出招了,可他们没有达到预定地效果,张绣地部队根本就不动地方。

    而安定西域,也让徐庶忙地不亦乐乎。幸好嬴啸派来了一万人马,本来徐庶手上的量足够平定这些叛乱,不过多些人总是好的。对于反叛的奴隶,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和军队对抗。

    徐庶这次却也是着重剿灭,很少招抚。杀戮是主基调,但是对于投降的人,既往不咎,也显示地很宽大。可惜这些都是对于底层奴隶的,那些贵族,反而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现在各地的地方官都已经到位,有了自己的量。帝国已经接收了西域,不需要这些西域原来的贵族了,这次正是一个好机会。一下子。西域的贵族们遭殃了。

    这次对于要处决的贵族人选,嬴啸却给了徐庶一个很奇怪的指令。对于犯人,看眼珠,若是黑色地,贬为奴隶,送回国内劳动,其他的一律处死。

    徐庶虽然不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但还是不折不扣的遵守了皇命。嬴啸也是有他地考虑的,西域人种复杂。不能全部杀尽。老祖宗就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对于我族类这个的理解,嬴啸的理解就是黑色的眼珠,有了这个条件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子民。

    奴隶没有自己的东西,他的一切都是属于主人的。更何况现在帝国连他们养育自己子女地权力都没收了,可以说他们中被毁灭了国家的人,也就这一代人记得故国了,他们的下一代,根本就是土生土长的大秦人。不在会记得一丝一毫故国。

    刘晔的这一绝户计,看起来虽然有失人伦,但是却是有非常好的效果,以后这些孩子成长起来,是对帝国绝对的忠诚的,从小到大的教育是有决定意义地。

    现在刘晔下属的人手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全国在籍的奴隶已经有四百多万了,这些人完完全全的取代了百姓的徭役,进行着帝国的建设。当然有私人的奴隶没有向官府报备的。不过这是极为少数地。

    借助这次地西域叛乱。嬴啸几乎将西域贵族一网打尽,可以说。除了在长安的皇室人员,西域整个都成了嬴啸地奴隶集中地。这其中自然是叛乱丛生,反抗不断,许多有一定实力的贵族自然不甘就范,可惜他们已经没有量同秦国反抗。

    因为秦军一来,首先就没收他们的奴隶。他们是能隐瞒一部分,看这点人又怎么是对手,又有秦国那无处不在的探子存在,他们根本就无所遁形。

    丝绸之路在西域彻底的断线了,对于这点,嬴啸也有他的打算,他自然知道,这狠手一下,丝绸之路将彻底断了。可现在他就是存的这个心思,现在的丝绸之路上,大部分的利益是被安息人抢夺了,他太吃亏了,干脆就断了丝绸之路。

    敢于让他做这一决定的,也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基本成型,海上丝绸之路自古就有,只是作为陆地丝绸之路的补充。而现在嬴啸大力发展水军与外海贸易,也让帝国的造船业蓬勃发展。

    现在在帝国南方,番禺(广州)、合浦、隆编(越南河内)等等港口也开始了高速发展,商人们经过南海、波斯湾、红海将中原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等物产贩卖,垄断了所有的利润。

    南海自然不必说,现在已经是秦国的内河河沟了,只要挂着大秦的旗帜,在这里是通行无阻的。马六甲海峡也攥在秦军手中,这就是先天的优势。

    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了可以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条件,而比起陆地运输,海运不但运载量大,时间也会缩短不少。这样的情况下,嬴啸又怎么可能将那巨额的利润再到安息人手中呢?

    西域一乱,刚好,正好给了嬴啸大力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机会。嬴啸立即命令糜竺号召商人们开始转向海上丝绸之路,而对于一些长久从事陆地丝绸之路贸易而不愿意改路的商人,嬴啸也不管那么多了。要走你走,可在西域“被暴民打劫”,人财两空是你自己倒霉。

    西域的叛乱持续了很久,其实早就在徐庶的控制之内了。可徐庶得到嬴啸地指示,并不将这些人全部剿灭,总是留一些。虽然不断的追剿,可有意放水的情况下,也总给他们一条活路。

    因为有这些叛乱和暴动,让西域的发展几近停顿。可嬴啸的目的却达到了,他成功地将安息人的视线拉到了西域。西域不发展不要紧,这里本就不是嬴啸发展的重心,而现在暂时不会展开和安息的作战,所以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