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五章 和舒治国的换手!(2 / 2)  官策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好想了!

    陈京见舒治国也是有准备的,经贸局的工作现在不知道从哪里起步,陈京思忖再三,觉得此事还得要走上层路线,陈京最近就一直琢磨这事。

    “书记,对经贸局的工作问题,最近我有些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总结了我们澧河经济的一些处所特点,形成了文字。”陈京从公文包里拿出几张纸递给舒治国,“书记,冒昧的请你帮我看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舒治国将工具接在手中一看,《县级招商引资如何结合处所经济特点之问题初探》,舒治国手抖了一下,抬头瞟了陈京一眼。

    陈京是个笔杆子,和媒体关系非同一般,据说最近他又和省日报等几家媒体搭上了线,这样的文章润色过后就是要颁发的。

    “书记,这个题目有点大,我把稿子发到三楚社那边让编辑看了一下,主编觉得我笔杆子耍得有些虚!您今天问到我工作的问题,我就大胆的把这个稿子拿出来让您给我把把关。

    我觉得我们澧河现在虽然招商上面成绩不太好,可是现在三楚上露露脸,也是完全可以的嘛!”陈京认真的道。

    舒治国眼睛中精芒一闪,而一旁的黄小华则挪了挪屁股,心中倒吸一羿凉气。

    所谓三楚社,就是省城三楚晨报,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报纸,是具有省际影响的大报,地位还要远远高于楚江日报。

    一篇文章如果能够颁发到三楚晨报这样的大报上,那绝对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尤其是对到了一定级另外官员,除实实在在的政绩外,还需要理论水平、还需要执政理念。

    这是组织考察和提拔高级千部很是看重的工具,而这些水平理念,经常也是困扰很多官员的难题,尤其是自己文化修养不高,理论功底不扎实的那批人!

    固然,舒治国算是有功底的官员,可是也仅仅是有点功底罢了,缺少壳点是他最大的短处。而如果他能够在三楚晨报这样的大报上分享自己约执政经验,这对他来说,助力太大了!

    最近,舒治国就在这方面动脑筋,在私底下让县委办的几个笔杆子帮他整点工具出来,他瞄准的目标是党内刊物,还有德高日报,像三楚晨报这样的大报,他可是相都没想过的事儿。

    “书记,招商是个难点问题,没有您的支持,我们很难突破了!”陈京道,他态度坚定。

    他这句话也一下化解了舒治国的尴尬,有黄小华在旁边,他公然接受陈京的好意,然后将陈京的工具据为己有,还是让他面子上过不去。

    可是陈京后面一句话,却把话题扯到了书记支持招商上面,明明是一篇稿子,让陈京说成是汇报材料,这却是冠冕堂皇了!

    舒治国戴着老花镜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稿子,稿子功力深厚,笔锋老到,紧贴时代,字字珠玉,又哪里需要润什么色?但他脸上不露神色,道:“行,我抽暇看看吧!你们文化人,就擅长搞这一套!”

    说到这里,舒治国顿了顿,转头对黄小华道:“小华主任,你记录一下!下次常委会,我们要把开发区的问题集中研究一下。我们的经贸工作,是时候出成绩了,我们县委也要加把力,让经贸局的同志们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还有,经贸局反应的比较多的经费问题,让涵阳那边多支持一下!招商嘛,到外面跑,迎来送往那都是代表我们澧河的形象和诚意,搞得太寒酸怎么行?我们是时候换换脑子了,在财务分派上面,我们一味的节流是不可的,还要努力的开源!”

    舒治国向黄小华做了两个指示,黄小华笔下连忙记录,其实那不过是做个样子,这两个事早已经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又哪里需要用笔记录?

    x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