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百四七章 letters from American(2 / 2)  别拿穿越不当工作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还是谈谈最近的生活吧。

    我去了阿尔文的家,见到了他那个有点痴呆的外祖母。老人家对我有点不理不睬,阿尔文坚持说这不是因为她的痴呆,而是她错把我当成了日本人。于是阿尔文反复和他的外祖母强调我是中国人,是“同盟这边的”。

    听见同盟这个时,老太太的脸忽然柔软如蜡。

    我好心接受了阿尔文的歉。

    毕竟阿文的外祖父二战时死在苏门答腊,日本人的战俘营里。

    对了,关于阿尔文……

    我上封信似乎和你提到过他,联合作室里的人都叫他“饶舌阿尔文”,他说起话来像在唱r,没完没了,而且越紧张话就越多。虽然他是那种天才物理学家,并且获得过两个博士学位,但仍然很ildlie——这是工作室里其他人给他的评价,也许11岁就上大学的人总会如此。阿尔文自己说,这就是过早丧失青春期的结果,因为他的整个青春期是在大学研究室的成*人堆里度过的。

    可我觉得与其说“丧失”,如说……嗯,他到现在26岁了,仍然还在青春期里。

    其实工作室很多人都够得上类似价,但阿尔文就更甚一些。然而我和他很要好。

    莫非我和他是同类?这很糟糕。

    但是阿尔文这人挺不错,甚至少数时候我们也用中文交谈。虽然阿尔文说的中国话我觉得像从坏掉了的磁带里播出来的。他每次说,“杰斯明你来介太好了”的时候,我就忽略他怎么都发不准的那个音。

    我们已经约定明年一块儿去中东旅游,到时候会寄照片给你。

    对了,为了方便起见,我有了英文名。

    Jminn。

    是工作室的人给取的,他们说,这个名字有东方气质。

    我常常怀美国人嘴里所说的“东方”,因为那或许是指的印度……

    林兰,你能想象包着缠头巾、吹笛弄蛇的霍去病么?

    我到现在也吃不了任何咖食物。

    但是这个名字,现在已经被全体工作室的人员接受了,被他们这样长期的叫,我也常常生出一种错觉:我其实真的就叫杰斯明,我其实真的就出生在这个染缸一样的年轻国家,念着ABC长大——Jmiineii,于公元1982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这就是人们假想中的我的ID卡。

    名字这东西,像某种魔咒。它总是由别人的嘴里叫出,然后人就借此奠定自己的根基。

    反正我已经改名一次了。

    可是睡梦中,我仍然能清晰地听见他唤我,去病。

    他说,朕之江山,这大汉的天下,无论何时都任你驰骋。尽力去拓宽它,明白么?去病,你那战马的马蹄,它所到之处,不仅有着无上荣光,也将成为大汉新的疆土。

    当日听见这些话的时候,那种无比澎湃的心情,至今我记忆犹新。

    可是如今,我却到了地球的另一面,并且,在身边寻找不到哪怕一匹战马。

    如果早知这结果,我还会选择曾经做过的那一切么?

    —如果人类是先“果”后“因”的生物,就像科幻里描述的七肢桶,林兰,那么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呢?

    ……是否那样,我和你,就会走上另一条路?

    ……

    东方天空泛起了鱼肚白,细雨渐止。

    卫彬把信叠好,装进已经贴好邮票的信封,然后在上面写好了复杂的中文地址:……区街305箱。

    林兰收。

    又看了一遍地址,确认没有弄错,卫彬小心翼翼将这封信放进皮箱,两个小时之后,它将被送去邮局,如同它之前的那十几封信。

    虽然它们无一例外的,没有收到过一封回信。

    做完了这一切,卫彬关上了台灯,打开了音乐。清澈柔软的敲击里,闪烁不定的女声,仿佛来自异世界的一滴泪。

    即将到来的黎明微光里,年轻男人静静坐在那儿,似一尊迎接太阳的青铜雕像。

    《附录》

    BG:《Terdr》,iveeA最著名的作品,听的时候眼前就会浮现出黑暗中,卫彬独自坐在窗前的景象,镜头慢慢拉远……很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