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二更,求月票)(2 / 3)  帝国的朝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是不住的叩头道着谢,至于那少年望着那个穿黑衣裳的军人背影时,那目光中带着景仰,同时又带着崇拜与向往。

    班长的作派顿时让孙玉铭一阵脸热,他家就是三十几里外的二棚子店的,这父子俩人算起来都是他的乡邻,可他居然连这几块枣糕还想强吃了。这可真是不想不当紧。越想他那张脸便是越发的火辣。以至于在班长面前完全抬不起头来。

    “孙玉铭,你是二棚子店的人?”

    程力就像是没注意到孙玉铭的羞愧感似的,而是直接问起了连长让他问的事情。

    “回班长话,俺是二棚子店的Y往南不到三十里,就到二棚子店了,过了二棚子店再走二十五六里,就怀仁城”

    怀仁城,那是部队的目的地。而部队去怀仁的目的非常简单——建立民政厅,待到怀仁的民政厅建成后,他们还要去通化城,而随部队前往的是十几名民政官与警察,到时候他们只需要留下一个班的部队配合维持秩序就行。

    “既然是这样,我就转达一下连长的命令”

    程疗着孙玉铭说道。

    “为了避免百姓受人蛊惑抵抗我军,所以连长已经同意释放你”

    释放!

    听到这两个字,孙玉铭整个人不由一愣,虽说他是军夫,可与征募的军夫不同。他却是俘虏,现在他要被释放了?能回家了?

    “毕竟这离你家已经很近了过连长希望你回家后,能够将这一路上亲眼看到了我驻朝军团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宣讲给乡亲父老,好教他们深知我军之恩德”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宣传,利用被俘的清军士兵回乡宣讲驻朝军的恩德,而这些被充作苦力的清军兵勇,大都是清军民团或者临时招募的团练,有他们回乡宣传,自然可以减轻许多阻力。

    “班长,我,我定不负长官重托,定把大军恩德传予乡亲”

    这会孙玉铭却是感激的跪伏于地,呜咽着表着忠心与感激,被俘虏的时候,他曾想过自己会被砍头,那曾想过还能活下来。虽说成了随军的军夫,可除去偶尔因为违反军令挨过几个耳光外,这日子反倒比过去在防军中还好上许多。甚至他还和那些征募的苦力一样,拿起了饷银来,全无长官的克扣。算起来,这日子甚至比过去于营中的日子还要舒坦上几分,若是说有什么不便之处,也就是约束太多罢了。

    大表一翻忠心后,孙玉铭便离开了部队,临走的时候,他甚至还得到了一匹马,那马是缴获的军马,在集市上能卖好几两银子,现在却又成了部队送给孙玉铭的礼物。

    关外的男人大都会骑马,而孙玉铭的马术本身就极为娴熟,一个多钟头后,在孙玉铭来到二棚子店,这会二棚子店这座官道边的市镇却是一片混乱,在一些店铺门外可以看到正装着家什躲避兵祸的商铺东家、掌柜,瞧见一个相熟的掌柜,孙玉铭连忙骑马跑了过去。

    “徐掌柜,您这是要干啥?”

    “哟,这不是老孙头家的老大吗?你不是”

    那正招呼着家人上马车的徐掌柜瞧着孙玉铭,立即意识到眼前这人先前不是去吃兵粮了吗?瞧这样子,肯定是吃了败仗一路逃回来了。逃回来了好,总归是保自命要紧。

    “哎,保住命就好,保住命就好,这兵粮就是得这么吃,承平时还好,这乱世时,还是先保住命的要紧!”

    一番感叹后,徐堂柜又继续说道:

    “还能干啥,这朝鲜的逆兵不是打来了嘛,这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招不起,咱还逃不起嘛”

    自古兵匪皆是一家,甚至过兵比过匪更甚之,土匪上门的时候,还能有些遗漏,可那些兵丁过境的时候,却恨不得像筛子似的把大家伙的家产都筛个干净。

    “瞧您说的,那驻朝军可和过去的官军不一样”

    孙玉铭连忙将自己的经历一一说了个清楚,见徐掌柜似乎有些不信,他又急忙将马鞍后面牛皮筒里带着的安民告示拿出一张来,然后直接张贴于徐掌柜的酒楼前。

    “徐掌柜,你瞧,这可是盖着咱怀仁县民政长官大印的安民告示,这下您总放心了吧!”

    瞧着不少人都聚了过来,虽说大家不知道那“民政长官”是什么官职,可千百年来,对官的敬畏却早已刻到他们的骨子里,在乡亲们交头结耳不知所以然的瞧着那安民告示时,孙玉铭连忙吆喝道。

    “大家别逃了,这驻朝军可是真正的王师,沿途从未曾扰民,就像书上说的岳家军一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大家伙尽管放心呆在家中便是了,这孟子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咱这的可都是山东人,山东可是圣人故里,莫让人家笑话咱们失了礼,大家伙只管烧好茶水,迎以王师便行,”

    先有安民告示的安抚,又有孙玉铭用全家性命相保,市镇上大多数百姓还是留了下来,不过依然有许多妇道人家还是躲了起来,毕竟有些亏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得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是。

    又过了两个时辰,待一个连队的驻朝军进入二棚子店的时候,孙玉铭连忙率家人和邻居们以及镇上的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