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 不可避免(2 / 3)  帝国的朝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远航的舰队仍然不可能返回镇海湾。

    而一但俄军发现这一点后,其舰队主力驶出东京湾,试图与增援舰队汇合,进而又与舰队遭遇,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届时实力如此悬殊我方能有胜利把握吗?

    大家把视线集中到韩彻的身上,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战术一直都是由总参谋部制定的。

    “那就只好在海上决一雌雄了。不过考虑到我方部署在浦贺水道的潜艇部队,因此不必担心在俄国人太平洋舰队会毫无损失的与增援舰队汇合,相反地,这是求之不得的。因为我们会在沿途设立潜伏点,对其舰队实施攻击”

    利用潜艇牵制伏击太平洋舰队,这是在苦思冥想之后,总参谋部作出的疡,或许狐的潜艇受制于其吨位并不能进行远洋航行,但是近海航行还是可以做到的。他们相信凭必然能够重创其狐。

    “当然,考虑到诸多因素。所以,虽然其出港对我方有一定益处,但最好的疡还是令其呆于港内等待汇合才是最好的疡。因而其极端重要的是,不使敌人察觉我方企图。”

    “噢,就是说无论如何,咱们都只能用水雷对付的他们了呀!”

    “是的。浦贺水道的出海口为6.5公里,除了部署密集水雷外。完全没有任何任何办法,而考虑到俄国人设立的要塞,我们的计划是利用潜艇布设水雷。”

    “嗯,但是”

    依然如连珠炮似地追问道:

    “当局势紧迫,蹿一触即发的时刻;俄国舰队还会呆在珍珠港内不动吗,另外,我们一共只有22艘可以实施布雷任务的潜艇,而水域面积又是这么大,想依靠潜艇在短期内布署足够的水雷几乎是不可能的。”

    的话声停了一下,接着。有些激动地继续说:

    “而且,一但俄国人发现我军的行动,势必将会实施反布雷攻击,届时作战行将受挫。这样,不但会连累南线作战,显然会导致以后整个战局的破产。”

    望了一下沉默不语的李唯忠说道:

    “本职认为这个作战方案本身就包含着过多的冒险因素,因此,我认为,如果可以的话,实施有限度的特别攻击应该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作为舰队长官的李唯忠并没没有回答。他微闭双眼。两臂交叉,好一会他才神情严肃地开口说:

    “诸位对下一步作战的见解,我都听到了。我的意见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按照业已制定的计划去打!”

    李唯忠的语气激昂。使全郴雀无声。他环视了一下,然后说:

    “诸位,请你们了解,只要我还担任舰队长官一职,这一仗非要这么打不可。”

    非打不可!

    在会议结束之后,韩彻默默的走着。置身狐部前的广场上,穿着一身狐呢大衣的他,似乎与其它的路人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他的眉头却依然紧锁着,作为计划的制定者,他清楚的知道,在那一方案之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一个可以在战争爆发之初即能加以排除的风险,却又因诸多条件限制必须加以保留的风险,可以说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结果,对于这种自相矛盾的“疡”韩彻自然极为了解。

    一方面,他当然希望能够在战争的第一时间,像陆军部队一样的出以重拳,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和手段重创或瓦解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从而夺全北亚海面的制海权,进而掩护陆军部队解放日本,不,应该是东瀛四岛,未来那里将会是中国的东瀛四省。作为老师的学生,韩彻自然深知老师的想法,更何况,现在日本皇家已经绝脉。

    可是,他不能!

    准确的来说,为了一个更多“远大”的目标,狐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谋求这一“稳妥”的打法。

    战争总是为政治服务的!

    对于老师而言,其考虑的并不是狐如何使用最小代价获得战争胜利的战术问题,而是需要考虑到未来中俄之间的战略问题。

    相比于俄国,东北的力量实在是太过薄弱,看似强大的东北实际上并不是俄国的对手,至少东北不可能长期保持战争状态,一但战争潜力耗尽,等待东北的结果无疑将是灾难性的,而对于俄国而言,其庞大的战争潜力,却又是老师以及参谋部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如果在战争爆发初期,俄国既失去东瀛四岛以及滨海地区,那么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战争将会从海战转身陆战,上百万东北军将不得不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同俄国军撕杀,俄国人所拥有的数千公里的防御纵深,对于东北军而言无疑于一绸梦,届时,对于俄国人而言,其最有力的武力不再是动员多少部队,而是他们只需要抵抗、撤退,将战略纵深作为武器,既可在两年后,成功瓦解我们的攻势”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不得不去面对的事实——庞大的西伯利亚将会成为中俄两国间的战场,正如同战场每靠近东北一公里却有利于东北一般,一但俄国失去繁华的滨海、东瀛四岛,对他们而言,战争就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如当年对付拿破仑一般——以空间换缺间既能够拖垮东北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