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条件(为新书求支持)(2 / 3)  帝国的朝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我们的请求并没有得到正式的回应,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的开出的条件并不能满足的他们的要求,根据我们第一次同其驻瑞典的领事进行的谈判,其宣称,既然他们已经占领了那些地区,就不可能有再让出来,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他们的占领,都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外交委员的李维诺夫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至少现在,他实在太过年青了,而他之所以会成为外交人民委员,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曾经直接参与过与明石等人的会面,直接参与了同中国人的合作,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拥护乌里扬诺夫的。

    “筹码太少了是吗?”

    眉头微微一皱,稍作思索后,乌里扬诺夫看着李维诺夫说道。

    “李维诺夫同志,我们可以开出更为优惠的条件,当然,我们需要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但是我希望你清楚的知道一点,那就是现在我们的政权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换刃国人的支持,我所说的支持,并不仅仅只是金钱上的,如果可以的话,也许,我们可以同中国人结盟,让中国人为我们阻挡德国人、奥地利人”

    不惜一切代价!

    这才是乌里扬诺夫与其它人最大的不同,对于他来说,他所在乎的从来就不是俄罗斯,实际上在这个委员会中,压根就没有一个俄罗斯人,他们自然不在乎俄罗斯的利益,他们所在意的只是革命的成闺否。

    “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割让给他们更多的土地,总之,我们需要他们卷进这辰争之中!帮助我们赢得胜利!”

    “但是,乌里扬诺夫同志,您必须要知道,如果割让更多的土地,极有可能会导致来自党内的以及民间的不满!”

    李维诺夫轻声提醒道。

    “不!”

    曳,乌里扬诺夫认真的说道。

    “那只是一些不满罢了,只要我们拥有军队,所有的来自反动分子的不满情绪,都可以被清除,至于党内的反对,相信我,相比俄罗斯的土地,他们更在乎的是革命的成闺否A于说服他们”

    沉吟片刻,乌里扬诺夫突然展出一丝笑容。

    “我们必须要看到,中国同样也是一个内部问题重重的国家,当他们成为我们的盟友的时候,我们的同志就可以到他们的军营之中传播我们的思想、主张,进而将他们变成我们的同志,当中国的军队成为我们的同志的时候,那么,李维诺夫同志,我们也许会将革命的旗帜插向远东,工人阶级是没有祖国的,你要记租一点V在或许还有俄罗斯,还有中国,但是当我们的革命成功的时候,那么全世界只有一个名称,就是苏维埃,而不再有国与国的分别!”

    “是没有祖国的!”

    在南京的紫金山的充当临时行宫的会馆之中,唐浩然默默的吐出了一句颇为知名的话语。

    “我们的那位乌里扬诺夫同志曾经说过,真正的党员流的是犹太人的血!”

    这同样也是一句对历史的嘲讽,在某些人口中所谓俄罗斯的伟大事业却不是由一群俄罗斯人开创的,而是一群倍受打压的外族人,因为那些外族人没有国家,所以他们便提出了“无祖国”的观点,而在俄国革命中充当主力的并不是俄罗斯人,而是那些犹太人。

    而此时,说出这番话的原因非常简单——苏维埃政权开出了一个诱人的,几乎不容人们拒绝的条件。根据这一条件,中国不仅得到了已经吃到嘴里的“喉头之肉”,同时他们还割让未占领的西西伯利亚部分地区、草原总督区以及土耳其斯坦总督区,换句话来说,他们准确放弃整个亚洲,以换刃国的支持。

    当然,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对于现在的俄罗斯而言,无论是寒冷的西伯利亚亦或是充斥着异教徒的、荒凉的中亚地区,都是可以放弃的,不,应该说是的那些职业革命家的眼中,都是可以放弃的,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中,他们曾放弃了俄罗斯最富饶的国土,以至于他们失去了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o%,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尽管在另一个时空中,因为德国的失败,那张条约成了废纸一张,人们似乎在用“目光远大”去形容伟人,但实际上,即便是伟人当时也没有意料到德国失败,他只是宣称将来会用革命的风暴席卷欧洲,一时的放弃,换叁权的生存,在未来他们会用革命席卷整个世界,仅此而已,如果德国没有失败,或者说一战只是普通的停战的话,那些割让的土地是永远也不可能收回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甘愿牺牲俄罗斯的利益,因为他们不是俄罗斯人,所以,他们先考虑的并不是俄罗斯的利益,而是政权的利益,所以,朕并不认为,他们的条件是欺骗性的!”

    因为了解历史,所以唐浩然才会持以反对的观点,这个条件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但正是因为太过丰厚,所以才会引起警惕,以至于让人们怀疑它的真实性。毕竟但凡稍有爱国之心的人都不可能提出这样的条件签订这样的条约,把过一半的国土割让给与祖国打仗的敌人,而所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