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八章 各自绸缪(2 / 3)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护军史涣年轻有为可当此任。”

    不能不说晏明高招史涣是徐晃刻意栽培的部属此时把他推举出来真是逢迎上意巧到好处。众人望向史涣只见他敞开胸膛点头微笑。

    徐晃看著史涣似乎在问他有没有信心。

    史涣大声道:“末将已有计了!”

    徐晃大喜道:“好极了!你已随我征战多日立过不少战功盼你这次能再建奇功!需带多少兵马?”

    史涣昂然道:“大军急趋而来疲惫不堪不如出精兵一战破敌!”

    徐晃道:“散关守军有一万那就给你二万。”

    史涣信心十足的道:“兵不在多乃贵在精;将不在多要在能用!末将只须一万精兵就有把握活捉关平!”

    徐晃喝道:“军中无戏言护军须按军令状。”

    於是史涣大步上前立下军令状点拨一万军兵。临行前徐晃低声嘱道:“关平乃关羽义子不可小觑切记不可力拼须得智取。”

    听到曹军驻扎於城外二十里并不急於进攻关羽有些疑惑不由望向诸葛亮。

    自傲的人其实也相当自卑。就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才会刻苦努力希望博取他人的认同。只是努力有了成果後就开始要忘记自己的不行自居人上。关羽就是这样刻苦习武练力虎牢一战威名远播除了吕布、张飞、马等寥寥数人青龙刀一出天下英雄无不低头遂令他自负不已。当“十八神将”的名单一泄漏出来他著实了一阵脾气:倒不是因为他排名第一而是竟然连老将黄忠都上了榜。要不是陆羽特意安排了各项战技比赛包括喝酒、比气力、射箭、舞重兵器等黄忠都能和庞德、赵云等人棋逢敌手只小输给张飞、马才让关羽承认自己看走了眼否则还难以解开此一心结。

    自桃园结义以来关羽与张飞即追随刘备四处征讨出入同行眠则同榻;每次刘备与人坐谈二人必随侍在侧;三人同甘共苦辛苦打下一片基业。不料下邳一战不仅成为平生耻辱还差点让兄长基业毁於一旦;本想自裁谢罪但陆羽说得对一世人两兄弟自己一死百了恐连累了刘备和张飞。以後便稍敛傲气盼能将功补过。幸好陆羽和诸葛亮等人谋划有功诸将努力征战不过十年就尽占三州之地眼见复兴汉室在望。南郑一战为刘备取得有利地位本来因败自卑的个性又开始因胜而骄。所以此时最让人担心的就是骄兵必败。这也就是为什么诸葛亮要随军参赞。想想徐晃和文丑都是“十八神将”的人物用兵本领都不在关羽之下。一者有心求胜一者孤傲自是两相对照胜负立判。不过加进了诸葛亮这因素胜利的天平可是会向反方向倾斜的。

    本来关羽的心态和徐晃、文丑等人相似不同於张飞不太瞧得起这班谋臣(当然对其他将领也很少看得入眼)却相当信任、爱护自己的本部军马以为他们才是真正立下汗马功劳的勇士。何况自己也饱读春秋娴熟兵法自认丝毫不下於这些只会高谈阔论却手无縳鸡之力的书生迂儒。但是从陆羽身上关羽开始转变观念。孤身说降管亥智退曹军破袁术平交州在在显露出类拔萃的智慧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对自己也相当谦恭有礼不但慷慨将赤兔马转赠还特别关照义子关平。当然最对自己脾胃的一点便是为了保住刘备在下邳城外的断後死战那分轻生死重节义的表现跟两兄弟简直不相上下使得关羽对谁都是一张扑克脸惟独对陆羽稍微笑脸相迎视之为三结义之後的第四兄弟。

    也因为跟陆羽的这层关系才在陆羽的努力下以及自身散的慑人光芒使关羽对诸葛亮渐渐有了几分尊敬。想到连陆羽都想不出对策庞统差点被烧成烤鸡这白面书生竟能想出“以力败之”的方法一战定蜀实在不能不令人钦佩。至於庞统嘛反正很合张飞的个性就让他去尊敬好了。

    当然刘备的劝告也不无原因。有次刘备看到关羽埋头读春秋问他是否记得读了些什么。关羽得意的道:“弟倒背如流。”刘备便考他:“齐桓招贤纳士亲自拜访一位有才学的小官。”关羽接道:“去了三次未见到侍臣劝他不要再去他却仍去了两次才见到。此後人皆称其礼贤下士。”刘备反问道:“为兄三顾茅庐访孔明时二弟都劝我不必去又是何道理?”关羽低头不语。刘备即劝道:“春秋史记二弟读之乃为守正道、弃邪恶、兴邦立事、鉴往知来、效节长识;若只皓穷经不能随机应用与腐儒何异哉?”关羽俯受教以後便对诸葛亮等人客气得多了。

    想著关羽以略带恭敬的语气问道:“不知军师有何看法?”

    诸葛亮摇著他的羽扇仔细研究用来行於水上的木牛流马漫不经心的道:“他们大概在等二将军主动攻击吧。”

    关羽道:“某确有此意但认为这可能是个陷阱。既然大哥的意思是要我等坚守倒不如静观其变。”

    诸葛亮喝了口茶徐徐道:“如果由你来攻你会如何著手?”

    关羽想了想拍腿道:“先攻散关!”

    诸葛亮道:“不错那么我们该怎么因应?”

    关羽道:“某曾叮咛平儿务必坚守散关不可轻易出战。某立即领军出击再从後掩袭即可。”说著便要起身而出。

    诸葛亮道:“慢!二将军你想得到徐、文二人岂想不到?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