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北国云烟(2 / 3)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丈怎会来到这呢?”

    老人叹了口气道:“先生可知前朝李陵李将军事?”

    陆羽点了点头。老人微带讶色却也没多问便说起自己的故事。

    原来他的祖上是随李陵将军西征的五千楚勇之一。那次八百里血战由於李广利忍心不救李陵与三千部卒被俘。只因孝武帝宠信李广利又误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谣言怒杀李陵全家李陵心灰意冷之下终於投降三千部卒也跟著归降。李陵死後部下将他葬於李陵碑下然後沿阿尔金山向西迁往昆仑山以北落户。由於中亚地区民族往来众人各自成家散往各地但终究都想落叶归根。加上战乱频仍於是子孙逐渐迁回凉州。到老汉的祖父那一代迁到了狄道;现在因为一些事故老汉便决定带著儿子想要回到故里完成先人遗愿。

    听著故事看著丑童陆羽别有一番滋味。在“前世”刚认识西儿时她就带自己到特教孤儿院去那边都是长相崎形的孩子大概都是环境污染或母亲怀孕不慎吸收了有害物质如烟、毒、药等那根本是人祸而非天灾。後来晓得西儿有先天心脏个疾陆羽才明白为何她会带自己去那里……咳这世上有太多不幸的人需要寄予同情而非敌意……

    想著便亲切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平常作些什么?有没有去读书或跟著你爹作事?”

    那孩子倒也不害羞昂然道:“我叫大眼儿因为我有一对大眼睛。叔叔你真是个好人。除了我爹从来没有人敢跟我多说话。我没读书只能跟著爹作丝绸生意有空就学武艺希望将来能作将军……”说著一旁已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陆羽很认真的听完便转问老人道:“老丈有否往来西域?现下丝路情形如何?”

    老汉点了点头却道:“这话说起来长了。前朝孝昭帝时有一位傅介子将军……”陆羽脱口道:“可是那位刺杀楼兰王的傅介子?”

    老汉再次露出讶色忍不住道:“公子竟知此人之事?”陆羽倒不觉得有什么希奇的道:“他的事晚生在与李陵将军交好的司马子长的书上看过略知一二。”

    也难怪老汉会惊讶太史公的史记在西汉被视为谤书加上纸张要到东汉和帝时才明所以除了修史需要根本没多少人读过。班固的汉书却只将傅介子的事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目的只是为宣扬他那位投笔从戎的弟弟班的事迹-无论是张骞或傅介子的故事都令一介书生的班陡生英雄梦想才会投笔从戎的。

    说起傅介子的故事也与老汉有关因为他的祖上有一支的母系算是傅介子的後人。

    傅介子陇东北地郡义渠镇人随李陵出征为副将遭围时被派往阳关向李广利搬救兵未果只好回去覆命。大戈壁一路上都是空空荡荡没有半个人影只有成群乌鸦敛落地面吃著遍地死尸傅介子心情越沉重晓得同伴凶多吉少但仍抱一丝希望追赶。不幸他还是被一队经过的匈奴兵现一直将他追赶到了楼兰国的王家公墓-千棺之山。那是大漠深处的一座高山插满胡杨木作标志形成一个迷宫。幸好有二男一女的楼兰少年偷偷来此游玩才救了他一命。女孩好心用一绺长烧成灰替他敷在伤口上止血。之後他向三人躬身道谢报出名字说来日有机会必报大恩便一人单骑没入荒野。

    在祁连山下一座胡人的出脱城中旅途劳顿加上枪伤迸傅介子倒在一家客栈被店主女儿悉心照料到康复。当他重新踏上回长安的路途便带著美丽的琴儿回去。

    九死一生归回哭诉李广利见死不救李陵兵败被俘的辛酸;不料君王却将恼羞成怒反将李陵一家无辜处死。猛将心灰意懒之下同意君王去当个骏马监的闲差。

    之前大漠雄主冒顿征伐楼兰後来孝武帝又插一脚当年救傅介子的两名少年便各自被匈奴和强汉取去作质子。老王崩逝在西域耀武扬威的匈奴立即让长子尝归回去即位;孝武帝当然也赶著让次子耆连夜启程归国却晚了一步被打入死牢中;幸好当年的女孩青梅竹马的嘉儿虽已贵为王后仍乘夜救出耆亲自送他出城哭著要他死心回长安。

    不久孝武崩孝昭即位楼兰王尝归屡次劫杀大汉丝绸商人将货没入王宫。君王召集文武议事问道:“谁敢领一支轻骑取楼兰王之头献与朕?”却是人人推却。孝昭斥责众官无可与君王分担国事便掩袖大哭。此时末位一人慨然而出赫然就是傅介子。

    辞却君王点兵的好意傅介子只要了二十死囚带著妻子出。

    沿河快到出脱城却见河上飘著血沫风中散血腥味。美丽的琴儿急得策马奔驰来到峡谷眺望出脱城只见升起滚滚浓烟。

    进入城内只看到满城尸和断残兵刃可以想见这座用黄泥垒成的袖珍小城刚经历一场残酷战斗-由匈奴士兵的尸体谁也猜得出是他们干的好事。

    琴儿奔入城主家中出凄厉的哭喊:“父亲哪!你的琴儿回来了求你睁开眼看看阿!……”傅介子走进来看到琴儿正分开箭簇将泪脸贴在城主已断气的胸膛上。过一会儿琴儿仰起脸来拔掉云髻上的簪道:“父亲大人您的爱女已完成您的使命从强汉取得了蚕籽。您下令吧将它给您的城民让大家过著富足的日子!”

    看著从琴儿头抖下雪片般的蚕籽傅介子感慨万千明白这几年和自己同床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