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2.局势(2 / 3)  本能力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能力者),不过美国人是不会让你胡来的。”

    “我没打算胡来,只是打算让日本政府更加符合民主精神罢了。”高进笑着,接过一旁菊递上的咖啡道,“原本我打算单干,进展会很慢,不过现在我改主意了。”

    “我可以给你一定的帮助,不过不会太多。”孙剑尽管明知道高进不是不知道进退的那种人,可是还是为他那庞大的计划而担心。

    “我的要求很简单,只是帮我把我的履历做得完美一点,另外适当地帮我牵制下美国政府的能力者,我想这并不过分。”高进目前唯一的隐忧就是他的身份问题,尤其杜撰的中国和国外的经历,有心人要查的话,很容易查出来。

    “明天,我给你答复。”孙剑只是和高进的联系人,高进所要执行的计划,他需要向上级的同意,不过想来应该不会问题太大。合上手机,高进长舒了一口气,中国政府的水太深了,尤其是改革三十年来形成的庞大官僚集团的能量非常惊人。在中国,你可以大骂从秦始皇到毛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却不能否定2.3.4代领导人。你可以替一切历史事件翻案,却不能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文革。(十年浩劫、崩溃边缘)30年官方,文人和社会精英的无数遍重复,已经不同程度的被大多数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所接受,虽然不过才过去30年而已。你可以尽情的抹黑毛和毛时代(民族灾难、饿死3000万,北朝鲜),任何替毛和毛时代说话都可能被怀疑是对改革开放不满,是毛左,是现实生活的失败者。

    现在的中国官方和媒体都在小心翼翼的和30年前划清界限,因为他们上台的理由就是纠正毛的错误,他们所走的是一条毛用一生去反对的路线,他们就是毛所说的“走资派”,许多以前被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活生生的摆到面前,许多当初被认为只是意识形态的名词,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忽然有了切身体会。90年代初,席卷神州的红太阳热没有任何官方的舆论引导,那不过是群众对某人和嘲弄罢了。如果事实证明毛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将怎么办?

    贫富分化,社会对立的矛盾此起彼伏,当猫论横行中国三十年,而至今没有人能拆穿皇帝的新衣,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已经集体无语。不过也不能怪他们,按照一切向钱看,向gdp看的最高指示,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必将找到他们的利益代言人,剩下的工人和农民将彻底变成被统治阶级。所以,其实没必要指责那些教授为房地产商和无量奸商叫屈,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尊严和‘美好的生活’,人们总得选择其中一个。

    五十年前的中国人,没有钱,只有一腔热血;五十年后的中国人,只有钱,血却是冷的。某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没有选择时代的权利,也没有选择生存方式的权利,只有像狗一样屈从,像苍蝇一样执着,才能在时代中生存。我们既不羡慕我们的父辈,但也没有资格炫耀我们的富裕!

    高进并不是一个毛左,只不过最近一直在研究有关毛主义,所以才有了感概,而在中国,一些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毛时代的年轻人却可以言之凿凿地说出“饿死3000万”“十年浩劫”“民族灾难”“崩溃边缘”等等毛的罪状,描述的比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还生动,暴君、帝王等等名词不加思索的就跳出了。

    高进私下里倒是觉得这些年轻人恶毒的咒骂一个党、国家,军队的缔造者,一个曾经伟大的领袖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无疑是有某种巨大的快感,肆意的指责别人都是顺民、愚忠、左粪无疑让他们有种智力上的优越感。当然如果他们的祖辈、父辈在毛时代被饿死或者被迫害死,高进还可以从个人的角度上表示理解。不过可惜的是,高进甚少听到这样的例子。

    在高进看来,毛的“错误”,就在于发动了文革,除了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外,还把许多官员给赶进了“五七干校”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得罪了那些想升官发财的、想先富和**的官僚及其跟随者,文人。于是当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掌权的这些人自然要把他踩到鞋底下,而且永不能翻身,文革被妖魔化,现在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毛时代遗留下来,从八十年代开始的批毛批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中国的文人集体性癫狂,甚至还有人喊出了‘中国应该被殖民300年’这种话。

    在对毛的所有指责里,高进感到最可笑的便是某些人喊出了“毛在短短几十年摧毁了中国人花了几千年才形成完善的道德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罪人。”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口号。用过简单的比喻来说,就像一个写满东西的硬盘,它原来的格式是ux的“ext2/3”,那么它就必须要格式化,把人们的大脑比喻成硬盘,如果格式化以后,硬盘里的数据全是黄赌毒和贪腐,你能怪格式化的人么。要怪也只能怪,在其格式化以后,没有好好利用的人吧。再用更浅显的比喻,黑板上写满了字,某人准备写些新东西,但是他刚刚擦好黑板,就有别的事情去了,难道后面写的东西要怪哪个擦黑板的?要怪也应该怪写字的人吧。

    现在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