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我不是太监(2 / 3)  重生之大清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因为从外表看起来你绝对是有着良好生活质量的人。”

    “我是怪胎而那些太监是怪物。”康凡说道。

    朱迪最担心的就是怀疑康凡也会是太监,就是这个“担心”导致她不知遗憾了多少回。最初的几天,这个想法让她几乎夜不能寐。后来她劝自己:不管它了,就这样吧,无论如何,康凡都有太多吸引自己的地方,这就很值得自己这样付出了。现在,经过醉酒之夜的疯狂后,朱迪心里留存的最后一丝遗憾也随风而去,只剩下满足和喜悦了。

    康凡心里很乱,所以显得并不是很高兴。当朱迪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没完没了说着话时,他又睡着了。但怎么也睡不踏实,脑海里一闪现出梅香幽怨的泪眼,康凡的心脏就剧烈地疼痛。最后,康凡翻身趴在床上,把自己的一个拳头压在身下,顶住心口。

    “康凡你难受呢?”朱迪关切地问道。

    康凡哼了一声便不吭声了。这次他在睡梦中见到了慈爱的父母,于是就相拥着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醒来后才发现自己是真的哭了,枕巾上的泪迹依然湿漉漉的。赫然看见朱迪兀自守在身边,想起梦中父母的容颜,搂住朱迪又哭了一鼻子。

    朱迪被他这个举动弄懵了,大睁着眼睛,僵直着身子,一脸茫然。

    一会儿,康凡松开朱迪,抹了眼泪,便要出门。

    “给我买双足球鞋去,我要去教训教训那些葡萄牙人。”康凡乐呵呵地说道。

    朱迪照做了,可她怀疑康凡的水平。这也难怪,当代的中国大多数民众对现代体育运动还没有什么概念,更别说参与了。但事实是:康凡和“海伦”号上的船员组成的足球队把由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足球队打了个落花流水!康凡身体壮、速度快、脚法好,司职前锋威风八面,几个如同武术杂耍般的射门动作让双方队员都看得目瞪口呆!

    康凡一腔愁闷发泄得干干净净,实实地过了把瘾。朱迪在场边给康凡加油鼓劲,把嗓子都喊哑了。

    此后的时间,康凡就把踢足球选做了在马德拉岛休整期间的主要活动。在他的熏陶下,那十个情报人员也和他一起踢起了足球,这些人原本就有扎实的武功底子,下盘稳健,身手敏捷,有着很好的身体素质,又都在清盛营中接触过足球,因此进步神速,一个月后就被康凡急不可耐地带上场参加比赛了。虽然战果惨不忍睹,但大家的兴致都很高,生活中有了更多的笑声。

    而在这个遥远的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海岛上,处处都留下了康凡和朱迪相依相伴的身影,平添了一道浪漫的风情。

    “海伦”号货轮经过两个多月的修理后又焕然一新了。因美西战争仍在继续,只能绕道非洲进入印度洋,再回中国了。路途是远了些,但会很安全,正好也能送朱迪回南非的家。

    朱迪尚未婚配,一直跟着父母在南非开普敦居住,由于有着贵族家庭背景,本人形象出众,学业优良,在美国大学毕业后便被美国外交部录用,从事外交方面工作。谁都不曾想到她选择的第一个恋人竟会是一个中国男人。因此,在她拉着康凡的手和李船长一同站在自己父母面前时,两位老人是大发雷霆!

    “朱迪,你有着盎格鲁-撒克逊人高贵而优秀的白种人血统,怎么可以和这种下等的黄种人在一起?!这是伍德家族绝对不允许的!”朱迪的父亲是一个顽固的种族主义者,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根本不会去考虑康凡的感受。

    朱迪惊得差点背过气去,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船长颇为不满,说道:“舅父,请您不要这样侮辱我和朱迪共同的朋友。”

    康凡本就没准备来拜会朱迪的父母,是实在拗不过朱迪和李船长的请求才勉强答应的,现在得到这样的“礼遇”,气得七窍生烟,可又不能发火,只能扭头便走。朱迪和李船长同时追出来。

    “你们再带这个人来就别进我的家门!”朱迪的父亲在屋里气鼓鼓地喊,“朱迪,这是你的家。他们要回家,你去哪里?”

    朱迪看看头也不回远去的康凡和表哥,又看看怒气冲天的父母,犹豫再三,终于还是选择了留下。

    回到船上,大副和船员们已经完成了“海伦”号的远航补给工作,见李船长和康凡远远地走来,大副便下令解缆起航。

    康凡还在生气,但碍于李船长在旁也不好发作,一个人靠在栏杆上看海。李船长也不知该说什么,陪着康凡闷闷地站了一会儿便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运动,遭致朝中保守派激烈抵制,并导致举国动荡,清朝数百年基业眼看要毁于一旦。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镇压维新运动,软禁光绪皇帝,重掌朝政,时局才渐趋稳定。

    康凡从海外回来时已是当年10月初,这一切已经结束,心情极为糟糕,见到了梅香后,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管好你的宁武府就行了,至少我们大家都有个安身之所。”梅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