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我的强军举措(二)(3 / 3)  重生之大清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上了“鱼叉”鱼雷发射管和新式雷达后,成为了真正的威力强大的近岸战斗快艇,起名为“鳄”级鱼雷艇。

    “鳄”级鱼雷艇换装了专为轻型舰艇研制生产的高速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超过40节,最大航程达到3百海里,编制人员12名,艇左右两舷各装备1具“鱼叉”鱼雷发射管,另在驾驶台后和艇尾两侧各装备了1挺96式机枪。

    新式潜艇和鱼雷的成功自造是一个全面检验山西整体工业、科技实力和天津造船工业水平的大工程。经过这次历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更重要的是使梅香的同学们掌握的那些丰富的超越当代的科学知识获得了综合运用于复杂系统整合的机会,过程中开发出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被军、民用其它领域所广泛采用,为日后研制生产更庞大、更复杂的先进机械产品奠定了扎实基础。

    有了这两种先进的海战武器后,海警部队就具备了在近海有效反击各海军强国的手段。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未来将以潜艇、快艇、轻巡洋舰、新式军用飞机为主的近海作战装备体系,不予发展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等这些重炮厚甲并且昂贵的当代远洋海军主战兵器。

    新式潜艇和鱼雷艇生产出来后,从海警部队中挑选合格人员组建了潜艇和鱼雷艇部队,训练工作立即紧锣密鼓的展开,训练海域暂时限定在渤海和黄海近海。因为在这片海域,海警部队对航道、水文、海底地形等方面的测量和勘探工作已经较为充分,能够为海警作战部队提供比较详实的数据,有利于训练工作。

    康凡亲自监督训练工作,与海警官兵们一起经过将近一年的试航、训练、改进和完善后,终于使新式潜艇和鱼雷艇形成了可靠的作战能力。

    1903年10月,天津基地内的军港竣工后,全部3艘新式潜艇和9艘鱼雷艇随即开始战备值班并同时负责培训新艇员,巡逻海域仍然限定在渤海和黄海近海,重点防卫区域是渤海海峡,严密监视在旅顺口驻泊的俄国舰队。

    1904年初,天津造船厂开始集中全力建造“蛟龙”级潜艇、“鳄”级鱼雷艇以及“鱼叉”式鱼雷,以赶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形成一定装备规模,做好参战准备。同时,新式巡洋舰和军用飞机的研制和设计工作也相继展开,但这两种新式武器无论进度多快都不可能在日俄战争爆发前完成了,因为战争即将爆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