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我派海军出击(2 / 3)  重生之大清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后将恢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取消了的为北宁远洋运输公司的商船提供全程武装护航的行动,对一切威胁北宁远洋运输公司正常海运的行为予以坚决反击!

    但护航任务没必要动用航母舰队,因此,北宁海军这次派出了由8艘“大清-丁”级巡洋舰、8艘“蛟龙-丁”级潜艇和2艘“湖”级远洋综合补给舰、2艘“河”级潜艇支援舰、2艘“江”级水上飞机母舰以及其上搭载的8架“海鹰-乙”两栖飞机组成的护航海空编队,规模也可谓空前了。编队中各型舰只依照护航任务的不同组合成单独的护航波次,交替执行任务。

    “大清-丁”级巡洋舰和“蛟龙-丁”级潜艇是北宁海军中除去航空母舰之外单舰作战能力最强的两型战舰,在没有航空母舰伴随的情况下,用它们去执行远洋护航任务是最适合不过了。而“河”级潜艇支援舰与“江”级水上飞机母舰都是在“湖”级补给舰的基础上改建的专门为潜艇和海航部队提供远洋停靠、补给、维修、保养、救援、医疗等服务的专用舰只,3型舰采用相同的舰体、主机和武备,通用性很好。

    “大清-丁”级巡洋舰的主要使命是与“中华”级航空母舰组成作战编队,承担编队的反舰、反潜、防空等多种任务。该级巡洋舰集中应用了北宁工业界这些年所取得的最新科技,外形、结构和舰载各系统等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被做为北宁海军的新一代标准主力水面战舰而大批量建造。该级巡洋舰的满载排水量达到5千吨,居住性和远洋航行能力更好,装甲防护也得以增强,但由于采用了4台新型中速柴油机推进主机,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最大航速仍能超过33节。

    “大清-丁”级巡洋舰的总体布局与之前那些同系列不同型号的“大清”、“大清-甲”、“大清-乙”、“大清-丙”等巡洋舰基本一样,主炮仍为3座130毫米双管舰炮;副炮则改为3座双管76毫米高平两用自动舰炮,该炮是一种全新的中口径舰炮,单管射速达到60发/分,最大射程16公里,主要执行对空射击任务,必要时也可对舰和对陆攻击;该级舰另装备有数座12.7毫米双管机枪,做为补充火力。上述武器与37毫米双管舰炮构成的130-76-37-12.7毫米口径枪炮体系已经成为北宁海军水面舰艇的标准舰载枪炮体系,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这一体系内的枪炮在射程、射速、精度、威力、可靠性、自动化控制等方面都极为优秀,大大领先于当代的同口径武器。另外,该舰还装备了2座4管鱼雷发射装置和4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用于反舰和反潜。

    从该级舰装备的主炮口径来看,与当代世界海军强国主力战舰上装备的152、203、305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舰炮相比,打击威力相差悬殊,但该级舰装备的最重要的攻击武器系统不是舰炮而是舰中部安装的2座4管鱼雷发射装置。这种发射装置发射新式的“鱼叉-丁”型制导鱼雷,备雷16枚,可实施2次鱼雷齐射。

    该雷的作战过程是这样的:舰载作战指挥中心通过本舰所载雷达、声纳等传感器获取到的敌情信息发射鱼雷,鱼雷以40节以上的速度在水下奔驰,初始阶段由本舰利用连接鱼雷的金属导线传送信号对鱼雷进行姿态控制,将鱼雷导向目标的大致方位。在鱼雷上装载的制导声纳捕捉到目标后,鱼雷便可在制导声纳的控制下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操纵鱼雷攻击目标,精确打击敌方的水面舰艇和潜艇,最大射程可达20海里。

    该雷是“鱼叉”鱼雷的最新发展型,这一划时代武器系统的投入使用一举改变了“大清”级巡洋舰在与当代世界海军强国装备的厚甲、重炮水面战舰作战时的劣势,成为“大清-丁”级巡洋舰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对舰攻击武器。

    而“蛟龙-丁”级潜艇的艇体结构为全新设计,并采用更新型的高性能合金钢进行建造,水下排水量近3千吨,最大潜深超过3百米。尽管鱼雷发射管的数量仍为6具,但换装了“鱼叉-丁”型制导鱼雷武器系统和增加了鱼雷、水雷等武器的携载量,使该级潜艇的攻击力大增。

    尤其是该级艇加装了革命性的闭式循环柴油机辅助动力系统之后,在水下就可完成对艇载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使该级艇的水下潜航时间增加了5倍以上。该艇什么时候上浮到海面取决于本艇携带的液氧的剩余量,而之前那些旧型号的“蛟龙”级潜艇则是取决于艇载蓄电池还剩余多少电能。由于液氧的储存量远大于蓄电池的蓄电量,因此,“蛟龙-丁”级潜艇大大减少了上浮到海面的次数。

    再者就是应用了先进的降噪技术和设备,使该级潜艇能够更安静的航行,隐蔽性因此大为提高,成为了真正的威力巨大的“海洋隐形杀手”。

    随着北宁辖区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新一代采用集成电路的机电模拟式计算机、雷达、声纳、远程无线电导航/通讯设备、红外线搜索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全面应用于北宁军队的各类作战系统,推动军队步入了初步的信息化时代,在指挥、控制、通讯、导航、侦察、情报等方面继续保持着傲视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