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血肉台儿庄(五)(2 / 2)  大明的天空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心理,尽快集中力量消灭第十师团。让鬼子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佃气一鬼,也得喝老娘的洗脚水。

    朱启睿决定给蒋中正、李宗仁发个电报,提醒一下。于是,他提笔写道:“大本营转蒋参谋副长、李宗仁将军:

    在鲁南与日寇激战竞日,大涨国人抗日志气。现从可靠处获悉,敌第十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已令第33旅团濑谷启少将指挥濑谷支队全力攻击台儿庄一线,令第八旅团之四十联队接替界河至滕县、临城、枣庄、峰县守备任务,并命令第八旅团旅团长赖武平少将率支援临沂作战之第39联队。秘密撤离临沂战场,绕过临沂。南下增援台儿庄作战。按照路程和时间判断,该敌应于4月14日前后抵达兰陵镇,然后向东攻击。第39联队南下后,敌第十六师团可能接替其攻击临沂。签于以上敌情,请蒋参谋副长、李将军斟酌,一、可否在临沂至兰陵间寻找合适地形设伏。歼灭敌39联队。二、台儿庄系运河防线核心阵地,万万不可丢失,必须保持交通畅通,随时增援。庄内守军需保持一旅水平,否则将无法抵御敌联队级规模进攻。三、此战应速战速决。拖之过久容易让敌窥破我军聚歼第十师团主力之企图,或脱网而去,或调集大军大举增援。因此,我潜至敌后之主力军团务必行动迅速,迟则生变。四、徐州易攻难守,适宜敌机械化兵团运动。日军随时可以调集大军围歼我重兵集团。因此,此战过后,应尽早部署应对敌大军围剿。”

    写好后,心里暗想,只要知道了第39联队会偷偷南下,以李宗仁的能耐,自然是有办法对付的。历史上汤恩伯军团之所以在山区逗留不前,并不是汤恩伯怯战,也不是汤恩伯坐视友军损失惨重而不顾,一心保存实力。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对南下支援的坂本支队的兵力多少不清楚,害怕突然出现的坂本支队抄了二十军团的后路。一旦判明,汤恩伯也就不再犹豫了。历史上坂本支队隐蔽南下后,临沂前线的张自忠五十九军并未觉,影响了台儿庄大战的收网时间。李宗仁一直都在指责汤恩伯不听指挥,怯敌怕战,倒是蒋介石看的清楚。战后曾对张自忠说,坂本支队南下是五十九军之耻。

    至于台儿庄一线,李宗仁原本就是想用第二集团军依托运河消耗敌人,濑谷启也好。矶谷廉介也罢,只要他们暂时看不破,那是一定要撞南墙的。

    发完电报,朱启睿自觉压在心头的石头搬开了,台儿庄大捷不会因为自己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而消失,就等着接台儿庄大捷的战报了。

    朱启睿的电报来的太及时了。正在开封的蒋中正看完电报大吃一惊,慌忙到作战地图跟前仔细审视,越看越觉得朱启睿的判断有道理。临沂方向的兵力必须加强,最好能让李德林抽调部分部队消灭日寇第纠联队,保证台儿庄东线的安全。

    琢磨再三,蒋介石决定把朱启睿的电报转给李宗仁。并附电说:“元首来电所述的敌情应引起重视,应尽快加强台儿庄守军兵力,并以有力部队伏击敌第纠联队,至少派部队坚决阻击之。保证台儿庄作战顺利进行。”

    发完电报,蒋介石自觉隐患排除,心情高兴,亲自给朱启睿写了封信,用电报给总部转朱启睿。蒋介石在信中写道:“接到电报甚慰。设若每个国防军将领都能如此心怀全局,一心一意替国家抗战谋划。何愁抗日不胜、倭寇不灭?

    李宗仁接到蒋介石转来的电报后,和白崇禧、刘斐仔细研判后得出结论,第39联队很有可能南下增援。因为日军第十六师团就在临沂附近,完全可以代替第39联队攻击临沂。这样一来,临沂守军将面临更大压力。唯一之计。就是要抢在第十六师团攻占临沂后南下增援之前消灭第十师团主力。那样第十六师团惧怕被歼,就不敢轻易南下了,徐州也就得以巩固。

    至于第39联队,既然送上门了,朱启睿又把日军的行军集结地点说的很清楚,再客气的话就不够意思了,当然是要想办法伏击它了。

    本首发于看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