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自作孽(2 / 3)  大明1630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尤其是在写文作画的时候,最忌讳被人打扰,一个不好,拖出去打死也是寻常。

    “是他?”侯方域放下毛笔,冷笑了一声:“定然是向父亲请求帮他起复的,此人功名心如此之重,若是让他翻了身,哪里还有我等的容身之地?”

    管家小心的答道:“那我便去回绝了他,只说少爷您不在府中,让他留下信笺便是?”

    “罢了!此人名声甚大,传出去名声太不好听了!”侯方域稍微沉吟了一下:“你把来人待到后院厢房去便是!”

    “是,少爷!”

    管家退下后,侯方域拿起画笔,走到案前想要继续画完,却不想站了那里却没有下笔,半响之后他摇头叹道:“哎,兴致全无,罢了,罢了,先去见这烦人精便是!”

    侯方域转过身来,早有在一旁时候的婢女送了装满温水的玉盆上来,侍候他洗了手,又换了一身宽松的青衣,他才懒洋洋过了游廊,来到厢房。屋内坐着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士人,看到侯方域进来赶忙站起身来,躬身道:“候公子,在下受玉绳先生所托,为了一件要紧事前来,打扰了!”

    侯方域听对方口气,倒不像是为了周延儒的起复,赶忙笑道:“玉绳先生乃海内所望,方域乃后生晚辈,如何敢当打扰二字!”

    那士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侯方域:“信中事极为要紧,玉绳先生本欲直接交给令尊,又担心令尊身边人多眼杂,走漏了风声,还请公子看完后尽快转告令尊,禀明圣上!”

    侯方域接过书信,刚刚看了两行,脸色顿时大变,问道:“这信上说的当真?”

    “字字是实,并无半字虚言!”那士子低声道:“经过探查,囤积粮食的有四五家,但背后都指向一个名叫程二先生的商人,此人交游极广,还是扬州巡抚徐鹤城的挚友!”

    “徐鹤城?”侯方域念了一下这个名字,突然现出一丝喜色来,他站起身来:“先生且在我府中休息两日,待到家父回来,我立刻禀明他!”

    乾清宫。

    “此事当真?”崇祯将信笺狠狠的拍在御案上,脸上已经是一片铁青。

    侯恂沉声道:“陛下,这信上人名、商号名称、粮食多少,粮价升跌都写的清清楚楚,岂会有假?”

    “那为何不将这些贼人拿下拷问?”崇祯已经是声色俱厉,两旁的太监宫女连忙屏住呼吸,唯恐惹来杀身之祸。

    “微臣以为有两个原因!”侯恂镇定自若的答道:“其一、这程二先生既然是扬州巡抚徐鹤城的挚友,只怕徐大人也与这件事情有牵连,他麾下有数千精兵,尤其是两千夷丁,精悍异常,当初屡破流寇。若是激起变乱,只怕江南糜烂,一发不可收拾!”

    “那其二呢?”崇祯点了点头,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初陕西勤王兵变,结果是流寇纵横十余省,耗费军饷千余万两才镇压下去,损失的人力物力无法计算。若是这次在江南财赋再来一次,朝廷恐怕是再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镇压了。

    侯恂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看了看四周,崇祯见状明白对方是有顾忌,便使了个眼色,身后的王承恩尖声道:“都退下吧!”殿内侍候的宫女太监们都退了下去。

    “候先生,殿内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放心说吧!”

    “是,陛下!”侯恂点了点头:“微臣得知这件事情后,派人去查了一下这位徐巡抚的履历,发现此人乃是由杨首辅举荐至兵部职方司做了员外郎,然后因杀贼有功为扬州兵备道,一路升迁上来的,可谓是官运亨通呀!”

    “杨先生?”崇祯的眉头危险的皱了起来,他沉吟了一会:“侯先生你退下吧,方才你与朕的对话不许泄露出去!”

    见崇祯这幅模样,侯恂心中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他跪下磕了个头,道:“臣遵旨!”

    侯恂的身影刚刚在殿门口消失,崇祯便厉声道:“王大伴,你速去查证一下这个徐鹤城的底细!”

    王承恩的工作效率很高,不过一顿饭功夫,他便拿着十余份书册回到殿内。崇祯拿起书册细看了起来,不一会儿脸色便越发难看起来,他猛地一甩衣袖,将御案上的文房四宝与一些零散物件扫落在地,厉声骂道:“想不到,想不到哇,这杨文弱竟然是这等狼心狗肺之徒!寡人这双眼睛当真是瞎了,竟然让他骗了这么多年!”

    “皇爷,是不是请杨先生过来对质一番?”王承恩低声道。

    “还要对质什么?”崇祯怒喝道:“一个商贾,竟然一下子就授给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等要官,然后就青云直上,先是扬州兵备道,然后又是扬州巡抚,前朝有这等旧例吗?而此人私囤粮食,图谋不轨,难道与这杨文弱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这徐鹤城哪里来的那么多银钱来买粮?杨文弱他为何明明天下太平,却不肯裁汰旧军?停征晋饷?与民休息?他到底怀了一颗怎样的狼心狗肺?”

    王承恩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凭本能他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杨嗣昌是冤枉的,但徐鹤城的升迁明显不符合正常明朝官吏的路线,如果说杨嗣昌在这个过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