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6章 重回辽东(二更)(1 / 2)  重生之大唐中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李爱卿有什么办法?”李晔问道。

    李振拱了拱手,“此时跟渤海国全面开战的确不妥,但安东都护府故地肯定得收复。

    陛下可以派得力之人出使渤海,商谈双方冲突以及辽东归属之事。

    辽东本为高句丽故地,高句丽被我大唐覆灭后,此地便成为我大唐的领土。

    安史之乱后,契丹强大,我大唐对辽东的控制就下降了很多。虽然如今辽东之地为渤海国领土,但渤海国并未在辽东进行过有效的管理,依然以高句丽和我的唐人的豪族势力为主。

    既然辽东原本为大唐之地,渤海国又未进行过有效管理,此时让出辽东之地也是理所当然。”

    “李大学士,渤海国会舍得把那么大一块土地让出来?”韦昭度有些不信。

    辽东之地的人口占了整个渤海的三分之左右的人口,若是失去这里,渤海国的国力肯定会削弱不少。

    所以在韦昭度看来,渤海国不会这么容易妥协。

    “那就打!”李振淡淡道,“如今渤海国处于内忧外患中,国力衰退。

    我们不需要这个时候去覆灭渤海国,只需要打疼渤海国军队几次,对方若是不想面临灭国的风险,肯定会乖乖让出辽东。”

    李振这一说,在场这些人也有些迟疑。

    对于李振的打算,他们看懂了,以打促和。

    目前双方已经发生了冲突,而且收复辽东肯定会跟渤海国交恶,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只能打。

    李晔思忖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以打促和。

    杨师厚攻占了渤海南海府两个州数个城池,渤海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传令下去,给平壤都督府再拨三千兵马,骑兵一千,步兵两千。

    另允许他在本地再招募两千士兵,让平壤都督府保持两万常备军队。

    两万兵马,也足够杨师厚去面临眼前的困境。要知道当初薛仁贵统领安东都护府时,手下的兵马也就是两万。

    告诉杨师厚,朝廷会维持平壤都督府两万兵马的编制,让他自己想办法处理目前的困境。

    此外,召回李文忠。”

    召回李文忠?

    圣上突然把这个杀神召回洛阳干什么?

    让他出使渤海?好像也不现实啊!

    。。。。。。

    “刘奎,你觉得朕让李文忠去辽东如何?”

    紫微宫一处湖边小亭中,李晔询问着刘奎的意见。

    如今刘奎虽然赋闲在家,但倒也没人敢忽视他的存在,只是如今也需要低调一段时间,以免被盖上一定功高盖主的帽子。

    之所以问刘奎,一则对方战场经验丰富;二则李文忠曾经当过他的部下,比较了解对方。

    “陛下是想让李文忠去辽东杀出一条血路?”刘奎猜测道。

    对于李文忠这个多年当过自己部下的将领,刘奎有些了解。说实话,军事才能不弱,就是过于残暴,当然在河西那样的环境,那也是不得已。

    刘奎不认为圣上不知道李文忠这个缺点,但依然打算派对方去,其中目的不言而喻。

    “那里的人已经忘了大唐曾经的强大,特别是高句丽人势大。若是派一个手段柔软的人,估计镇不住那些人。”李晔解释道。

    “若是这样的话,李文忠的确很适合。”刘奎点头道。

    “所以朕打算任命李文忠为辽南都督府都督,以积利州为大本营,向北收复辽东全境。

    都里镇这边已经愿意归附我大唐,朕的打算就是从登州渡海抵达都里镇,然后攻克附近的数个山城,占领积利州。

    有安东都护府在西边,辽南都督府在中,平壤都督府在右,收复辽东指日可待。”李晔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陛下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契丹?”虽然没有地图在手,但刘奎凭借自己的记忆,还是看出了这几个点最终汇聚的地方都在契丹,而不是渤海国。

    “自然是契丹,这可是一个能武装起几十万骑兵的大部落,若是不除,必为我大唐东北边境大患。

    渤海国,已经日薄西山,不足为惧。待攻灭契丹后,再去灭了渤海诸国。”李晔说道。

    “陛下雄心壮志,臣不能及。”刘奎恭敬道。

    “你没事也好好研究怎么北伐契丹,朕有一股感觉,北伐契丹的时间可能就这两年了。

    到时候,你可不能继续在家中赋闲了,朕需要你们这些战将领兵出征,平了东北边境之患。”李晔道。

    他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根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耶律阿保机这个家伙也东山再起了。

    而且这两年契丹也在东征西讨,室韦、渤海国、乌古、女真等部都被契丹打的不轻,而契丹也在东征西讨中不断壮大。

    如今的契丹已经跟渤海国全面接壤了,毫无疑问,渤海国的压力也很大。

    所以这个时候,渤海国也不敢大唐全面开战,到时候面临的可不止唐军,还有契丹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