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6.第476章 驰援苏州(三)(2 / 2)  走进唐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李刺史,就答应弟媳的请求吧,某也是粗人,不懂什么教育小孩的事情,李刺史能收留真儿,也是真儿的福气”,董昌好像并不在意李烨收留董真的事情。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不能生育的家庭为传宗接代会收养他人的孩子,一些宦官和将领也喜爱收养义子。

    与平民多因无子嗣,或希望有个子息,先抱养一个假子以图吉利不同的是,宦官收义子是因为不能生育,但又有财产需要传递,于是收养义子;将领收养义子,不少为的是招揽人才。

    但在古代,义子其实是不能随便收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一项存在了几千年的、对社会生活影响极大的社会制度叫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宗祧制度。宗祧即宗庙,宗祧制度是有关祭祀祖先、传宗接代和继承家业的制度。宗祧制度以男性为中心,只有男性才有资格进宗庙祭祀祖先,也只有男性才有权利继承家业。因此,古代无子嗣的家庭收养义子有法律条款管着,无法随心所欲。

    古代的将帅大多喜欢收养义子。分析其原因不外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人和人的亲密程度是靠血亲或姻亲维系的。在残酷的战场上,这种关系就更为重要,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自己的儿子是最放心的。

    唐律规定,无子的人可以在同宗之内辈份相当的人中间选择一个男子收养。如果收养异姓男子,唐律规定要判处徒刑一年;对于提供孩子给收养人的人,笞五十下。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李烨才十五岁,而董真已经八岁了,收董真为义子,好像大了些。而且董真并不是没有家族亲人,虽然董昌没有表示反对的意见,就知道董家有什么想法。

    看着叶婉一身白色孝衣,梨花带泪的样子,李烨也不由得心软,“叶嫂子,某可以收董真为义子,但是真儿依然姓董,真儿就在某身边抚养,等真儿长大成人后,是去是留有真儿自己决定”,李烨说道。

    董家在江南势力很大,李烨收留董真也可以联络两家的感情,不让董真跟李烨姓李,而是等到董真长大成人后,再将董真送回董家,也可以执掌父亲的家业。

    “真儿,还不谢谢义父”,见李烨答应下来,叶婉不甚欢喜,能让自己的儿子跟着李烨,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其实,叶婉将董真送给李烨做义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自己的家业落入董家其他人之手。要知道,董敬一死,董家必然会接手董敬的产业,美其名曰代为管理董家家业,自己一个女子也不好阻拦什么。将董真送给李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李烨是董真的义父,再想霸占董真的家业,也要想想自己的名声,不可能为了这些家业毁掉自己的名声。

    叶婉看见李烨前来拜祭董敬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家业能够保住了,立即让人在偏屋准备香案和礼仪。

    收义子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礼仪规矩,首先择良辰吉日吉时,请族中前辈或高士及至亲良朋,于祖祠观礼见证,祖祠内,先拜过列祖列宗,上正香,三拜九叩,礼毕,而后,义子上香,续礼(即三拜九叩),义父居中而坐,义子三叩首后献茶敬之,义父接茶稍点即毕,予义子一礼,后,义子三叩首后献茶敬众前贤及至亲良朋,一一还礼后,即就座于酒席,而后义父携义子逐一让酒,一谢众人前来祝贺。

    不过现在是非常时候,能省则省,董真恭恭敬敬的给李烨叩首之后,给李烨端上香茶,然后口称“义父”,便站到李烨的身后,就算是正式成为李烨的义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