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12.26(2 / 3)  折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贾偲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番,最后道:“别的也罢了,我甘领君侯之责,责过便也罢了。唯因我疏忽,放了陈瑞回到晋阳,他借从前所知的一条水下暗道于深夜潜入衙署,意图劫持女君……”

    公孙羊的头皮发麻,后脖颈唰的竖起了一层汗毛:“女君可出事了?”

    贾偲忙摇头:“所幸无事。陈瑞也被当场射死。”

    公孙羊仍不放心,又再三追问。最后得知女君别的无大碍,但受了不小的惊吓,小病了一场。好在贾偲出发前,她精神看着便已恢复如初了,这才慢慢地松了一口气。

    ……

    君侯对娶的乔家这个女儿的态度转变之大,这一年多来,再没有人比公孙羊更是清楚了。

    公孙羊记得当初一开始,君侯不愿意娶,还是自己得了徐夫人的授意,在他旁边好说歹说,最后总算将他劝的点了头。

    新婚夜后,他就把乔女给送走了,当时甚至还不愿送她出城,又是自己费了一番口舌,他才勉为其难地送她出了信阳。

    当时一幕记忆犹新。谁知才不过一年多过去,如今的君侯,变得让公孙羊都吃惊了。

    是真的吃惊。

    不久前君侯受伤,才三天过去,他人刚下地能走路,就惦着要回晋阳了。

    以他当时的身体,自然不宜长途奔走。公孙羊起先照旧,劝他打消主意。

    第一次的时候,君侯被他顺利劝住,最后打消了念头。但公孙羊却看得出来,他答应的很是勉强。

    而且,君侯嘴上虽没说,但从他的话里话外,公孙羊分明听了出来,他所以这么急着要回晋阳,大约就是为了要去见他那个已经抵达晋阳的女君。

    公孙羊当然装作不知。

    第二回,君侯又提回去。再被他劝住。

    到了第三回,公孙羊劝的时候,分明就感觉出来了,君侯盯着自己的那两道目光,大约就是类似于“你为何如此多管闲事惹人生厌”的意思。

    公孙羊只好把女君给请来了。

    他直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女君到了大营的次日早,他打着哈欠从自己的帐中出来,与同出的李崇张俭,三人相遇于君侯大帐外的时候,各自那副分明心照不宣,却又要作出若无其事的表情的尴尬一幕。

    最后三人不约而同,打着哈哈,掩饰了过去。

    也怪自己考虑不周。只想让君侯安心留下养伤,才将女君请来作陪。却忘了君侯正当血气方刚,如何禁得住“小别重逢胜新婚”?

    出于禁窥伺防窃听的目的,扎营之时,主帅大帐周围历来要空出至少十丈见方的空地。

    当晚距离君侯大帐最近的,就是自己和李崇、张俭。

    虽然中间已经隔了十丈之远,但因为夜深人静,公孙羊还是听到了些不合他听的发自君侯的杂音。

    起先他以为很快就过去。故充耳不闻。不想断断续续,每次当他以为就要好了,预备安心入睡的时候,君侯的那种不可说的杂音就又钻进他的耳朵,听的他一把年纪了竟也心浮气躁,没法入睡。

    不知同入耳的李崇张俭那晚上是怎么睡过去的。反正他后来是不睡觉了,起来点灯,坐看鬼谷子兵书十四篇。

    终于翻到第七篇的时候,耳边才彻底安静了下来。

    ……

    公孙羊辅魏劭多年。本以为对君侯的脾性,摸的差不多了。

    他暴躁、易怒、少仁慈,却也知错便改。随着年岁渐长,克制力愈发坚定,人也变的愈发深沉。

    军营是个地地道道的肃杀之地,规矩多如牛毛,便是喧哗奔走、回头妄视,也有可能要遭受责罚。

    但这些规矩,都是针对军士和下级军官而设。军衔越高,享的特权便也越多。

    何况是像君侯这样地位的主帅?

    他若愿意,便是在大帐中夜夜笙歌,也无人会觉不应该。

    但君侯一向以身作则,尤其是营中最易生出龌蹉的“禁女”一条,他更从无越界。

    公孙羊至今还记得,三年前,在一次出征的路上,魏劭得知有军官往辎重车内私藏女子一路同行,当即命人将所有女子搜出,当场杀死,几个涉事军官也遭鞭笞,受责后还被降级。

    自此无人敢再犯令。

    这样的一个君侯,如今竟会在大营里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会是有意为之。

    正因为是无意乃至于情难自控,所以才更显如今这位女君对于君侯的特殊之处。

    这也是公孙羊方才听到贾偲说陈瑞夜闯衙署之时,头皮立刻发麻的原因。

    倘若万一女君折于陈瑞之手,公孙羊没法想象君侯会是如何反应。

    万幸,有惊无险。

    公孙羊方放下了心。见贾偲说完,望着自己,便笑道:“贾将军放心。女君既然都不怪你了,君侯那里,自然也是无事。”

    ……

    次日,公孙羊结束了此次湟中之行,被原旺领人,亲自送出了地界。

    半个月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