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百九十四 东北巨兽(2 / 2)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高句骊已然成为一个成熟的封建国家,并且发展到了东北霸主、拥兵六十万的地步。

    这不是虚数,而是实数。

    隋唐时期的高句骊早已不是汉朝时期的边疆小国,而是一头东北巨兽,是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的后金更加强悍的巨兽。

    其各项国力指标都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边疆小国的数据了,为了对抗隋唐的军事行动,它甚至可以修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千里长城”。

    军事,经济,政治,人口,生产力,各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抗衡中国的实力,对隋唐的危害更甚于后金之于明。

    正是因为高句骊有如此实力且为祸边疆,试图对华北地区进行渗透,对中原帝国图谋不轨,这才引起中原帝国的高度警觉。

    于是隋唐两朝四代帝王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多次动员全国兵马,倾尽全力,对高句骊进行接连不断多次打击,誓要消灭高句骊不可。

    而那个时候的高句骊早已不是现在这个公孙度就能收拾的惨兮兮的弱小模样了。

    时代变了。

    隋朝两代帝王数次军事打击,折损兵马数十万,折损人口数百万,甚至透支了隋朝的生命力,付出庞大的时间和巨大惨重的代价之后,虽然也让高句骊疲敝,但是首先挺不住的是隋帝国自己。

    高句骊以一己之力把隋帝国拖垮了。

    以至于要到唐帝国时期,中国才终于把高句骊这个心腹大患给除掉。

    整个过程,近七十年。

    其烈度之大,跨越时间之长,战斗之惨烈,损失之巨大,过程之曲折,堪比二十次萨尔浒之战的总和。

    只是结局不同而已。

    唐帝国终究接手了隋帝国未尽之业,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拼尽全力消灭了高句骊,剪除了威胁,收回了辽东。

    可以想象,若是没有隋唐两朝四代帝王接连不断的持续打击和百姓付出的巨大惨重的牺牲,今日之东北,或许将不是中国之东北。

    深谙这些小国一旦失去制衡的发展前景,郭某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任他们继续做大,趁着现在手上实力足够底气十足,必须要消灭了他们,吞并,同化,剪除未来的威胁。

    有些事情郭某人可不敢留给后世子孙,谁知道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掣肘呢?

    能做到的就一定要做到,绝对不能动摇。

    吞并,同化,一个都不能少。

    消灭高句骊和扶余,平定三韩和濊貊,扫平东北,设立州郡进行统治和同化,将是他绝对不会改变的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