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们赚什么(2 / 2)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这种追求自然是有代价的,汉朝和匈奴争夺西域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一点也不小。

    但是那么大的代价付出去了之后,便宜了郭某人,让郭某人成功摘了桃子,成为了那个获利最大的人。

    因为两汉四百年的深耕,以至于魏帝国不用动兵出战就能获得这些西域国家的臣服。

    他们会主动前来朝拜,前来献上贡品和国书,渴望成为中原帝国的藩属国,跟上中原帝国发展的脚步。

    因为知道中原帝国一旦强大起来就势不可挡,所以他们也非常老实的接受这个局面。

    更重要的是,两汉四百年传递过去的汉文化已经在相当程度上维系住了西域与中原之间的联系,使得政府层面的交流一度中断,可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没有中断。

    他们也会使用汉人的方式生活,穿丝绸,用汉人烹饪的方式做食物,用碗筷,甚至尝试读写汉字,学习汉文化,以便于和中国交流。

    这种高等级文化的输出和传播为魏帝国重返西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郭鹏彻底掌控西域免去了最严峻的考验。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的那个晚上,郭某人端着一杯酒走出了勤政殿,抬头看着天上挂着的那一轮明月,举起了手里的酒杯。

    敬那些先人。

    敬那些为了中原帝国在西域站稳脚跟前仆后继不惧牺牲的先烈。

    张骞,耿恭,班超,班勇。

    还有无数声名不显的人,或者地位较高,是官方使者,或者地位较低,只是一个随着时代潮流被迁移到西域去屯垦的普通黎庶。

    因为这群人长达四百年的付出,才有了今日中原帝国重返西域而西域诸国纷纷来朝的盛况。

    这杯酒,敬你们。

    魏帝国皇帝郭某人代表全体魏帝国子民,将一杯酒洒在了这片未曾改变过颜色的土地上。

    时过境迁,当年的明月换了一拨人来看,可是当年的人们与现在的郭某人对于西域的志向,一样没什么区别。

    你们的未尽之业,我会接手。

    尽管放心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