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零六十二 司马懿知道答案(2 / 3)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旦有人前来敲响登闻鼓,禁军需要当场把人保护起来,然后立刻上报皇帝本人知道。

    到底是什么样的冤屈在地方上解决不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以至于需要到天子脚下敲响这面登闻鼓。

    皇帝就要介入了,用自己至高无上的威望去介入这件事情,看看到底是哪些妖魔鬼怪在作祟。

    不过虽然郭鹏设置了登闻鼓,但是在很多官员看来,登闻鼓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是一个念想,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用脑子想想也知道,真要是大家这些当官的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苦主真的有机会敲响登闻鼓吗?

    地方上官官相护难道是少见的事情?

    前朝也好,今朝也罢,这样的事情难道真的会消失?

    真的有什么政治人物愿意为了一介草民冒着得罪同僚且政治生涯归零的风险去主持正义?

    不少人都在心里默默嘲讽这一措施的象征性意义。

    给人一个毫无可能的期待,到底是为了什么?

    皇帝的恶趣味吗?

    皇帝这样做只是为了向大家展现一个姿态吧?

    让大家知道他很在意民生,他想声张正义,可实际上呢?

    真要说起来,从中央到地方,敲响登闻鼓并且成功伸冤的,怕也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是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真的可以成功的美好念想。

    只是一个念想而已。

    正应了那句话。

    【谁敢有冤啊?】

    皇帝的恶趣味未免也太残酷了一点。

    司马懿觉得像自己和诸葛亮这种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更应该清楚这一存在的现实意义。

    只是一个政治游戏符号罢了,登闻鼓设立至今无人敲响过难道不就是现实对这个游戏符号的回应吗?

    登闻鼓过去不会被敲响,现在不会被敲响,以后也不会被敲响。

    大魏帝国国泰民安,国强民富,官员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称颂皇帝仁政,没有任何不法之事,实乃人间仙境!

    这就是现实。

    可是现在诸葛亮却告诉司马懿,说他相信登闻鼓的存在是有实际意义的,真的有人可以通过登闻鼓伸冤成功。

    只要敲响那面登闻鼓,就能伸张正义。

    恶人会被惩处,正义的人会成功主持正义,受到伤害的人会得到补偿和帮助,之后,会一直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如此这般的童话。

    司马懿不免为此感到诧异。

    孔明,你是被猪油蒙了心吗?

    如果可以,司马懿是真的想这样询问诸葛亮。

    得知此事之后,内阁里有人戏称【堂下何人状告本官】这种事情,你真的以为不存在?

    司马懿很想大肆嘲笑诸葛亮。

    如果这是在酒桌上发生的事情,借着酒劲,司马懿一定会这么做。

    狠狠地嘲笑诸葛亮的天真。

    但是现在不是,诸葛亮清醒着,他也清醒着。

    “登闻鼓……孔明,天下间的不平事,登闻鼓真的可以解决吗?一面登闻鼓能有那么大的影响?”

    “我不管它有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它在那儿!仲达,登闻鼓在那儿!冤屈也在那儿!”

    诸葛亮死死的盯着司马懿:“朝廷法令,明文规定,它就在那儿!它在!”

    “孔明,听我一句劝,这件事情你不能管,换一个其他地方出身的人可以管,但是你不行。”

    司马懿苦苦劝告。

    诸葛亮看了看司马懿。

    “那仲达,你愿意管吗?我不管,我的身份特殊,你可以,你的身份不特殊。”

    诸葛亮的这个问题就让司马懿觉得啼笑皆非。

    【别这样问我!

    我都说了!别这样问我!】

    司马懿真的很想一把甩开诸葛亮的手让他离开这里,别拿这种送命题去问他。

    白发老父的殷切期待,六个弟弟的美好前途,都等着他去开拓!

    他不会回答,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是诸葛亮的眼睛就那么直勾勾的盯着他。

    还是那么清澈,坚定,没有一丝迷茫。

    不知怎的,一种厌恶的情绪忽然占据了司马懿的整个思维。

    【你知道吗,孔明,有些时候,我真的很讨厌你。】

    一个声音在司马懿内心深处响起。

    这让回过神来的司马懿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司马懿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

    “孔明,你不要想太多了,这件事情牵扯面一定很广,如果真的牵扯到了很关键的地方,终究是会有人来管的,所以……”

    “你来管吗?仲达?”

    诸葛亮就这样看着司马懿。

    司马懿舔了舔自己有些干燥的嘴唇。

    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他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