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一百九十三 于是很多人就裂开了(2 / 2)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要查,其实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大家都有问题。

    早前皇帝管得严,测试的也比较严厉,高门大户还要强迫子弟们认真学习,认真读书,利用自家的教育资源培育子弟,这人才才是一代接着一代。

    后来皇帝都是小孩子,都是混子,高门大户不用强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也能做官,那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那么用工的读书学习呢?

    于是渐渐的风气就坏了。

    早前举荐孝廉、茂才等还需要郡守和州刺史等举荐人负责,被举荐者一旦犯错,举荐人也要承担责任,所以故吏的存在才会相对紧密,而官员选择举荐人也会更加小心。

    后来为了方便,为了不承担责任,这个规矩也在实际上消失了。

    举孝廉就渐渐被玩坏了。

    察举制度被玩坏到这种地步,风气败坏到这种地步,你要真的严查到底,砍多少脑袋也不为过。

    但是,这不是潜规则嘛!

    大家心照不宣,你明白我也明白,但是我们都不去改变,任其自由,这就是特权啊,这就是皇帝给予士人的特权啊。

    你皇帝怎么就开始查了呢?

    你不按规矩来!

    本来有些监察官员还以为这些宦官派过来是为了装装样子捞点好处的。

    于是他们把好处给宦官,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稍微查查回去应付差事得了。

    可谁曾想这一届宦官居然不一样。

    他们盯着那些贿赂看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他们居然拒绝接受贿赂,不收钱!

    然后黑着脸就在一旁盯着,一定要他们严查到底,不准有任何徇私行为。

    官员不查,他们自己动手,还要回去报告皇帝,说这些官员敷衍了事,不尊皇命,一定要问罪。

    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嘿!

    宦官不要钱了嘿!

    这还了得?

    于是很多人就裂开了。

    因为宫廷宦官在一旁监督,每当有人想稍微放一放的时候,就被冷冰冰的警告,不得不一查到底。

    于是这一波查得非常狠,前所未有的狠,把本年度举士之中的五分之三都给查出了问题。

    于是问题彻底闹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