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在洛阳正式召开(2 / 2)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尽管如此,郭鹏也下诏书,承认当年的论才大典也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承认当年的榜首三人的成绩。

    诸葛亮于是成为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状元郎。

    如今这一次科举考试,是第一次使用科举考试的名头召开的科举考试,也是正式的全国性的科举考试,还是不分出身的科举考试。

    黎庶子弟,那些泥腿子们也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而且未必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因为时间紧迫,太学甚至没能来的及开课给学生系统性的传授考试内容,所以这次考试一旦参加,就等于裸考,碰运气。

    大家都一样。

    黎庶子弟对于农务往往很有优势,而在整个划分分数的项目里来看,占据分数最高的不是经义,而是策论,经义考试和农业知识考试的分数是一样高的。

    这场考试的公平性在最大限度上得到了兼顾——

    因为大家都没什么准备,甚至有些人都来不及赶到洛阳,然后面对全新的考试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放弃,等待来年再考。

    敢于参加今年的第一届科举考试的,都是勇士。

    相比于文举的悲壮氛围,武举又有些不同。

    武举也是考三天,选拔的是基层带兵军官。

    第一天考体能,类似于铁人三项的长途越野负重障碍跑,考验考生的体能水平和意志力,满分一百分。

    第二天是个人军事技能考核,考验各种主流军队兵器的使用,考验马术,考验弓术,考验对军阵的理解和运用,满分一百分。

    第三天则是笔试。

    出于对军队和军人的高要求,郭某人对于武举笔试的要求也不低。

    参谋台负责出题,针对一些行军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安营扎寨,粮道保护,水源保护,防范夜袭等等问题,要求考生作答。

    然后还有如今主流兵书的节选阅读理解,要求考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本兵书的节选内容进行作答。

    这场考试的满分也是一百分,整个武举考试的满分便也是三百分。

    规则一样,从高到低进行排名,一定名次之后全部黜落,不予录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