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二百八十一 顾雍是真的为郭鹏感到可惜(2 / 3)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能触碰一下千古一帝的名头。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当今陛下都不会输给始皇帝和汉武帝。

    始皇帝有长城,当今陛下有大运河,汉武帝有驱逐匈奴,当今陛下有驱逐鲜卑全据大漠之功,更有吞并西域之功业,把中原帝国的国土推进到了前汉所不能达到的地步。

    可谓是在两代帝王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把中原帝国的高峰又往上推了一个层次。

    推进到了一个他们自己都感觉略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步。

    后世帝王若想要追上当今陛下的功绩,也不知道要做出何等功业才能与之匹敌,首先总要扫平四方蛮夷才行,否则,就不算。

    剩下的还有很多很多,反正顾雍是想不到的,他觉得郭鹏已经做到顶了,至于他是否有更多的想法,顾雍猜不出来。

    不过这也无所谓,想来当今陛下已经不是很在意这件事情了。

    从他的言辞之中,顾雍只能感受到他对未来的忧虑,对未来国事的担忧和预见,言辞之中只有国事,没有自己。

    他已经不太在意自己的功绩,而开始在意国家的未来了。

    抛开这位陛下喜欢发动政治风暴清洗群臣这样的黑料,他是个非常尽职尽责的优秀帝王。

    成为皇帝之后,他没有在私人享受方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而是事事考虑到国家。

    除了他非常喜欢权力这个明显的黑点之外,其他的几乎找不到什么黑点。

    说他好大喜功吧,他也很爱惜民力。

    他屡次发动对外战争,却没有造成汉武帝那种【海内户口减半】的悲剧,反而让魏帝国的人口蒸蒸日上,达到了七千万的层次,开始直追八千万的层次。

    说他残暴嗜杀吧,他也很在乎民生。

    他不断缩减农税比例,不断减轻农税,甚至取消人丁税,不断降低生产力的主体组成——农民这一群体的生活压力。

    从他崭露头角开始,他的治下没有发生过一起农民起事,没有发生过一件因为农民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事情。

    生活方面,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举措。

    他不像始皇帝和汉武帝那样追求极致的享受,大兴土木营建宫室,或者广纳天下美人让自己享用之类的。

    他的后宫只有六个女人,目前还病死一人,只剩五人,也丝毫没有增加的迹象。

    在这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当今陛下的简朴作风简直有点不像个皇帝。

    在私下里为人方面,个人生活作风方面,当今陛下的简朴生活是世所公认的。

    他甚至不允许地方给他上贡品。

    他想要什么就让内廷宦官出去采买,自己承担成本,而不愿把这个成本转嫁给百姓。

    顾雍自己也试图把扬州特产的一些水果和海鲜之类的上贡给郭鹏让他享用,被郭鹏一顿斥责,说不允许再这样做,否则他会生气。

    洛阳皇宫也是前汉时代修缮完毕的,最先享受的是刘健。

    刘健退位以后,郭鹏就没有再次修缮皇宫宫殿,出了后花园和温泉离宫,也就没有修建什么用来休闲玩乐的宫殿,这方面的耗费非常少。

    各种意义上来说,郭鹏都是个不错的皇帝,如果不是对权力抓的那么紧,那么努力的折腾群臣,他的名声一定非常好。

    要是他能和群臣和睦相处,大家和和气气,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不要损害士族和豪强的利益,群臣有什么需求只要签字盖章就好。

    如此一来,他一定是天下鼎鼎的大明君、仁君,广为后世传唱。

    将来他在位的时期一定会被评价为四海澄清八方来朝的顶破天的盛世。

    可惜啊,可惜啊。

    皇帝偏偏掀起那么多次政治风暴,不是摆明了告诉后人自己治下吏治腐败人心不古,不是摆明了告诉后人自己的王朝帝国非常不得人心吗?

    那么多人和你作对,你也和那么多人作对,错的肯定是你,不是那么多人。

    杀士人,杀豪强,动辄连坐数万人,大家不感到恐惧才怪了。

    你的名声能好才怪了。

    唉……

    顾雍是真的为郭鹏感到可惜。

    当然,郭某人自己是不可能为此感到什么可惜的,他不在意个人享受的原因可不是为了让臣子们感到放松。

    相反,他让自己不痛快,本身就是为了给臣子们找不痛快的。

    臣子们要是痛快了,他这个皇帝不痛快不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吗?

    想要痛快当皇帝,可以啊,啥也别管,吃喝玩乐,把权力交给其他人,那一定很快乐,但是王朝会不会覆灭,就不好说了。

    只可惜臣子们永远不会这样想。

    顾雍当然也一样。

    郭鹏本想现在就去一趟交州看看情况,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行程不宜太远,且身边也没有足够的军队,贸然远行并不妥当。

    郭瑾到底只是监国太子,而不是皇帝,郭鹏这边一边巡视,一边也在不断地处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