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四百零二 历史早就被另外一个人改写的面目全非了(2 / 3)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院。

    马克里努斯随军的儿子也被杀掉,他的家人也将被皇帝派回去的特使杀掉。

    禁卫军士兵们和剩下的将军们被要求直接听从皇帝本人的号令。

    只能说马克里努斯实在是没有什么人望,又或者卡拉卡拉已经做了六七年的皇帝,又有了皇帝的威望,所以大家习惯性的听从了他的号令和说法,选择追随他。

    禁卫军的将军们和中下层军官们分批被皇帝召见,皇帝安抚了他们,赐给他们钱和物,让他们不要为马克里努斯的死而担忧。

    很短的时间内,马克里努斯的死就被卡拉卡拉用超乎寻常的行动力平息了。

    为了更快的造成既定事实,卡拉卡拉甚至要求大军再度前进,前往安息军队的第二道防线,准备进一步进攻安息军队,直到攻克他们的首都泰西封为止。

    卡拉卡拉许诺,攻下泰西封之后,准许军队不受约束的大肆抢劫三天三夜,除了不能放火之外,其他的什么都可以做。

    泰西封,有着无数的宝藏等他们去掠夺!

    得到这样的许诺,军队立刻把马克里努斯的死亡抛到脑后,兴冲冲的追随着他们的皇帝陛下向泰西封的方向大跨步的前进了。

    如此迅速的解决了一场本该引发轩然大波的叛乱事件之后,卡拉卡拉自己都感觉有点不真实。

    昨天,马克里努斯还在和他商议军事机密,今天,马克里努斯就死了。

    但是看着他身边的曹冲之一脸气定神闲的模样,他忍不住的询问曹冲之。

    “你就真的完全不害怕吗?如果行动不顺利,或者有将军宣布背叛,然后攻击我,造成内乱,你就不担心我会失败吗?”

    “当然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在担心之余,我不会停止行动。”

    曹冲之笑了笑:“越担心,就越要行动,没有行动,担心的就一定会变成发生的,皇帝阁下那么迅速的行动起来,其他人是反应不过来的。”

    “很有道理。”

    卡拉卡拉收起了心中的那种庆幸,抹掉了后怕的情绪。

    他已经胜利了,不久之前发生的那场兵变,他成为了胜利者,他快准狠的杀掉了马克里努斯,震慑全军,现在,马克里努斯死掉了,他的势力也土崩瓦解。

    他不再有被追随的可能和价值,而作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卡拉卡拉在这支军队里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只要接下来这场战争他获得胜利,攻入泰西封,他就能一石二鸟,达成自己的全部目标。

    不仅可以打败安息帝国掠夺财富获取威望,还将真正成为这支军队的主人,从并不强势的执政官变成强势的皇帝,真正掌握军力。

    一旦掌握军力,他的处境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趁着马克里努斯刚刚死掉、禁卫军内部势力来不及整合的时候,打下泰西封,加急树立自己的威望。

    如此,战胜之后就能趁虚而入,按照自己的想法整合禁卫军的内部,所以。他决定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了即将到来的进攻作战之中。

    拿下泰西封,挫败安息帝国,成就自己的帝业!

    曹冲之并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再度改写了历史。

    改写了罗马帝国的历史。

    不过这不重要。

    因为历史早就被另外一个人改写的面目全非了。

    曹冲之本人就是这个人改写历史的产物。

    而他的出现,只是这一改写之中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真正的改写,是中华帝国甚至无视了土地的束缚,开始了向海外的探索与占据。

    中华帝国从来不是因为技术的原因不去探索海外的。

    探索海外的技术从来就不缺乏。

    既然罗马人可以从非洲的埃及出发抵达中国东南地区从而见到孙权,那么就证明公元三世纪的的航海技术足以支持人类从非洲抵达亚洲。

    那么就证明中国人也可以从东南沿海出发,抵达非洲,抵达埃及,进而通过地中海抵达罗马,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但是并没有人那样去做。

    这显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不过关,主要是因为政治因素,还带有一点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现实的限制。

    换而言之,政治上一旦决定可以出海了,中央的意志决定了,中国人必将爆发出强大的行动力——比如南宋的海上贸易,比如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郭某人的存在给中国人出海提供了充分的政治便利和技术需求,甚至还有经济支持,那么中国人对外殖民开拓的基础就有了。

    他的五个出于政治因素必须要向外寻求生路的儿子就是这一行动的前驱。

    他们的存在必将为中国人的对外开拓提供绝好的视野。

    而郭珺,就是这一行动中前驱中的前驱。

    此时此刻,正在印度东南沿海地区的郭珺正在竭尽全力呵护着他所要建立的国家的基础。

    他渴望已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